近段时间交易投资热潮兴起,学习交易技术的朋友又多了起来。他们追求资金效率、急于交易的样子,还真是像极了刚学交易的我。
有几个朋友请教入门的学习路径,我把基础的内容讲一篇,大部分都吸收得不错。但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交易信号出现之后还需要建仓价位?”
这要从挂单的目的说起了。
什么是挂单?
百度可查的我不再复述,但这里我想用通俗、印象的方式让大家记住stop和limit。
用stop操作,期望行情继续向信号判断的方向走一段再开仓
用limit操作,期望行情回头,让自己拿到更优势的进场价位
挂单方式是成本投放的手段
众所周知,交易都牵涉交易成本。精力、时间这些是属于交易员自身的成本,更具体的成本就是钱。
一般交易中发生的金钱成本,包括点差(损耗)、滑点(风险)、利息(仓储)、手续费(固定)。而这些成本是嘉年华游乐场的入场票,无论你的技术如何,都必须付出这些成本。
但挂单却是交易中,运用成本投放来配合交易的手段,就像嘉年华游乐场里的射枪游戏上,加了个八倍镜。
来看看两种成本投放的区别。
stop使用了盈利方向的一段距离点数作为成本,让概率更稳定。例如某信号命中率50%,即50%属于误判。损耗一段行情的距离,可以筛选掉20%的错误行情。最终胜率达到1-(50%-20%)/(100%-20%)=62.5%
总结stop投放的是点数损耗,目的是提高胜率。
limit的操作则相反,价格回头再开仓,获取的是更多的价位优势,提高该单的盈利点数,但胜率就有可能受临近趋势行情不稳定的环境干扰。
总结limit投放的是部分胜率,目的是扩大收益点数。
“两全其美”的策略?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一说“两全其美”,可能有的交易员已经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手法了。
既然使用stop能提高胜率,假如把手数分拆一下,以多单信号为例,stop先下1手,价位是A,再挂一个limit在B(A>B),这时候回调震荡就完成另一单的建仓。如果是统一止盈,那么总盈利点数溢出=A-B。
即使亏损回撤,亏损的点数也会减少了A-B的数值。
当然实际操作如何,还是需要配合信号,如果你有时间复盘,不妨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