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监管部门人士日前在国务院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没有改变
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
同时,充分考虑疫情的客观影响
适当提高不良贷款监管容忍度
此外,国际收支形势不会
因疫情等短期影响而轻易发生改变
未来我国国际收支仍有基础
有条件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适当提高不良贷款监管容忍度
对于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
现在由于复工复产还需要一个过程
无论是需求端或其他方面
都给价格稳定带来一定压力
“但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没有改变
针对这些问题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相信中国绝对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称
作为监管部门
银保监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
较为严重地区的银行会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充分考虑疫情的客观影响
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
对于监管指标达标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或在监管措施上作出一些灵活安排
范一飞表示,下一步对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容忍度或进行一些调整
相信经过努力,不良贷款问题
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总体看,我国不良贷款比例较低
可调整的余地较大
相信能够妥善应对好这个问题
梁涛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
重点领域复工复产的信贷保障和投放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
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信贷支持
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贷款
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将融资成本
保持在合理水平。对于企业在复工复产时
可能面临的购买原材料
设备等资金需求,合理加大流动资金的
贷款支持力度。要引导机构
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考虑以适当方式将支持制造业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复工复产的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或者合理调整考核权重
激发基层网点和一线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国际收支有基础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谈及对国际收支情况的预期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宣昌能表示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反映了深层次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体现了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效果
国际收支形势不会因为
新冠肺炎疫情等短期影响而轻易发生改变
“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
未来我国国际收支仍有基础
有条件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宣昌能强调
首先,经常账户有望保持小幅顺差
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完备
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相关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强
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