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港股:京东上周宣布,正在收购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此举有望成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欧洲完成的最大规模并购案之一。
据路透社援引Ceconomy和京东的联合声明报道,京东将向Ceconomy的普通股股东发起自愿性公开收购要约,每股出价4.60欧元现金。这笔交易对Ceconomy的总估值将超过22亿欧元。此次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Ceconomy旗下拥有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连锁店MediaMarkt和Saturn品牌,在欧洲多个国家拥有约1000家门店,并运营着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在线商店之一。在2023-24财年,Ceconomy拥有约5万名员工,实现年营业额224亿欧元,其中51亿欧元来自在线销售。
Ceconomy覆盖欧洲11国的1030家门店与5万员工资源,可瞬间补足京东的线下网络、本地供应商体系(合作超3000品牌)及消费者信任基础19。刘强东明确将国际化重心定为“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货”,此次收购是其“在欧洲再造一个京东”的核心拼图。
据预估,Ceconomy门店可直接改造为前置仓,结合京东在中国验证的即时配送技术(如“6小时达”),有望将欧洲电商配送从2–3天压缩至小时级,颠覆用户体验。京东的AI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可提升Ceconomy线上销售占比(当前仅25%),而Ceconomy的224亿欧元年销售额为京东提供规模化落地场景。
在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京东面临来自阿里巴巴在高端市场的压力,以及拼多多以低价策略在低端市场的冲击,在Temu等依靠低价跨境直邮抢占市场时,京东选择“并购+实体+技术”的重资产路径,瞄准中高端电子消费市场,因此这场交易将为京东在欧洲市场打开重要门户,,有望解决其海外业务长期面临的货源不足和运力短缺问题,也标志着京东国际化战略的重大提速和模式转变。
刘强东今年6月谈及国际业务时表示,京东未来最重要战略是国际业务,目前京东在欧洲布局三年,物流技术基本建成,但仍需再完善半年,到年底完成,欧洲明年正式营业。京东在荷兰推出的电商品牌ochama目前已在荷兰、波兰、法国等地组建自营仓库,面向欧洲24个国家销售全品类商品,提供全品类商品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
在宣布收购Ceconomy交易后,京东股价整体暂时缺乏利好回应,股价继续维持在7月中旬以来的低位,留意自5月底以来的交投区间底部在120港元附近的关键支撑。不过从更长线看,受交易进展催化,仍有上扬的空间,长期价值取决于协同落地效果。若成功实现“欧洲小时达”与成本优化,股价有望突破前高。
▲ATFX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