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0.02%,标普500指数收跌0.05%,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18%。
近年来,美联储预计降息速度放缓也引发了长期美债的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二升至4.22%,为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掉期市场预计今年美联储还会降息一到两次,这意味着美联储在剩余的两次会议上可能会有一次会议“按兵不动”。上个月,投资者曾预计美联储在今年剩余的每次会议上至少降息25个基点。
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以下将截取部分报告重点,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尽管如此,在表面之下,一些预测值自2024年4月以来已得到了重要调整。其中,美国的预测值被上调,这抵消了其他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最大国家)预测值的下调。同样,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多种因素导致了中东、中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前景被下调,这些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生产运输的扰动、冲突与内乱,以及极端的天气事件。亚洲新兴经济体预测值的上调抵消了上述变化。在这些经济体,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半导体和电子产品需求的激增,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这一趋势得到了中国和印度大量公共投资的支持。五年后的全球增速应能达到3.1%,而这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平平。
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随着通胀持续下行,平稳着陆已有望实现。尽管如此,风险状况偏向下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恶化;金融市场波动突然上升可能导致金融环境的收紧;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可能通过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产生全球溢出效应,同时,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经济持续割裂也可能产生全球溢出效应;此外,降通胀进程若受到扰动,可能会阻碍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给财政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在众多威胁面前,现在是时候推动政策转向了。随着货币政策放松,当局宜调整财政政策,以确保可持续的债务动态并重建缓冲。与任何时候一样,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促进长期增长并加快绿色转型,仍是一项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