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八期5000万,九期5000万
【期限】八期 12个月、九期 24个月
【预期年化收益率】
12个月: 30-50-100-300 8.0%-8.2%-8.6%-8.8%
24个月:30-50-100-300 8.2%-8.4%-8.8%-9.0%
【付息方式】每日成立,季度付息(每年的3、6、9、12月的20日付息)
【认购金额】30万起投,10万元的倍数递增
【资金用途】用于基础设施等指定项目
【融资人】XXxx责任公司,位于XX的中心城区,延安市委、市所在地。公司注册资本167400万元人民币,XX市人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实际控制人,是XX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主体,在全国百强排名中名列第91位。 受益于公司业务发展,能持续获得补助,2022年获得补助3.24亿元。主体评级AA+,债券8只,存量规模54.50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765.21亿元,总营收30.69亿,净利润1.37亿元。
【****方】XX公司,公司注册资本 12.50 亿元,实控人为人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XX市国有旅游资源经营的重要主体,在融资****和补助方面可获得有力支持。公司拥有5A级旅游景区宝塔山为核心的四大风景区垄断经营管理权。主体评级AA,债项评级AA+,存续债券6只,存量规模26.50亿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49.52亿元,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64.30%。
【风控措施】AA评级发债主体提供连带责任********。
往期更多项目:市场回到2800点以下,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出手维护股价,提振信心。
截至记者发稿,仅1月31日晚间,已有超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其中不乏多家行业龙头,例如,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提议以6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8元/股;凯莱英公告称,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及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资金总额将不低于6亿元,且不超过12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485家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了回购,还有280多家上市公司的回购“在路上”。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过往数据显示,“回购潮”多出现在市场底部时期。在市场低迷时期,股份回购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同时增加市场上的流通资金,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
“核心资产”出手
回购金额已超150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48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回购股份超过11.6亿股,回购金额超过151亿元。
从回购金额来看,宁德时代、三安光电、东方财富等回购金额分别为7.39亿元、6.9亿元和4.21亿元。此外,恒逸石化、海螺水泥、阳光电源等基金重仓股也纷纷回购超亿元。
回购数量最多的是和邦生物,超1.42亿股,紧跟其后的是三安光电、宝钢股份和恒逸石化,今年以来回购数量分别为5201.35万股、3801.92万股和3309.17万股。
284家公司回购计划“在路上”
记者注意到,自1月30日晚间开始,沪市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吹响集结号,纷纷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方案暨回购方案。
根据已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相关公告,上市公司以提高投资者回报为基本出发点,以回购股份为重要支点,提出了公司维护股价稳定的具体举措,包括回购、分红、股东延长锁定期等,明确传递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维护公司市场形象的使命担当。
除了科创板采取一致行动之外,据Wind统计,还有284家公司的回购方案“在路上”,回购目的包括实施股权激励、市值管理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其中不乏回购注销的上市公司,例如,欣旺达在1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威提议再次回购公司股份,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20元/股。
12月15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主要修订方向包括尽可能提高回购便利度、进一步健全回购约束机制等两大方面。
本次《回购规则》主要修订聚焦于两大方向,一是尽可能提高回购便利度;二是进一步健全回购约束机制。
浦银国际认为,过去十年,A股和港股出现回购潮的时候大盘指数往往处于低位,而回购潮结束后3个月内大盘指数均录得正回报。今年以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回购都出现加速,1月回购金额环比增加133%、15%,或将有助于A股和港股的资金面有所回暖。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彪表示,回购注销往往被认为是对市场护盘托底的一种行为,最直接的表现是提升股价,对市场有比较明显的引领作用,能减少公司的一些现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回购并注销的公司数量增多,是市场底部的重要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