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Street Insider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销售与市场费用同比增长了38%。尽管携程(CTRP.CH)在2017年的总净利润同比增长了39%,但是面对美团旅游、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旅游的强势挑战,投资者对携程(CTRP.CH)能否重拾国内消费者的信心并获得良性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担忧。受此影响,携程(CTRP.CH)股价在昨天曾一度重挫5%以上,但是之后受到CEO 孙洁在电话会议中乐观表态的提振,股价最终仅收跌0.1%。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3月15日
抢占海外旅游流量
孙洁之前的CEO 梁建章就已经预见到:携程(CTRP.CH)在国内旅游的盈利增长速度将在2至3年内见顶。因此从2015年开始,携程(CTRP.CH)就开始布局海外旅游市场。根据亚太旅游协会(PATA)2016年的数据,中国赴境外旅游人数逐年增加,而且个人旅游者占总数的60%。这也就意味着,从购买机票至预订酒店的一站式线上旅游平台将拥有至少7千万的消费者。这一市场的流量无疑是异常庞大的,而且还在逐年扩张。

图片来源:PATA
携程(CTRP.CH)的商业战略就是,收购自带流量的优质公司。2015年,携程(CTRP.CH)分别吃下了艺龙与去哪儿网,一举吞并了国内酒店与机票的线上流量。2016年,携程(CTRP.CH)战略投资百事通而获得庞大的线下流量。同年,它斥巨资17.4亿美元收购Skyscanner标志着携程(CTRP.CH)正式向海外流量进军,以打通海外机票与酒店的整条线。

图片来源:Skift
当然,这一系列吞并既是积极开源的过程,更是节流的过程。因为包括艺龙、去哪儿、Skyscanner在内的线上旅游平台同时掌握着国内外酒店与机票直购的渠道。这就使得携程(CTRP.CH)并不是一个巨大体量的“黄牛”,而是更为纯粹的线上渠道。
解决最后的一公里
携程(CTRP.CH)在积极为国内背包客打造一个舒适的一站式国外旅游平台的同时,也继续在寻求产业链上新的增长点。如果说吞并流量是“广撒网”,那么寻求新增长点就是“谋突破”。而这一个新的增长点就是国际租车领域,专门解决国外背包客的旅游交通问题。根据亚太旅游协会(PATA)在2016年的调查,交通是国内海外旅行者所考虑的头号问题——33.7%的受访者将其放在首位。

图片来源:PATA
因此,携程(CTRP.CH)在3月7日宣布正式增加了全球租车业务。这也标志着,携程(CTRP.CH)从旅游标品(机票&酒店)进军衍生领域。而其CEO 孙洁在昨日的电话会议中,也明确表示:汽车租赁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直购海外旅游景点的门票以及打造类似于Trip Advisor(TRIP)的用户内容生产(UCG)平台。

图片来源:Phocus Wire
如果携程(CTRP.CH)的业务不断壮大,那么其很有可能进一步模仿Trip Advisor(TRIP)的发展道路:2月6日,Tripadvisor宣布其将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库由用户内容平台。这或将给予携程(CTRP.CH)更大的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CNBC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