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机上玩手机条件基本成熟
目前,欧美国家的主要航司都允许旅客在机上以飞行模式使用手机。而相比欧美,中国民航局在PED对飞机电磁干扰方面的研究与政策均起步较晚。2017年9月,民航局宣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已获交通运输部通过,这次修订,让“在机上使用手机”由明令禁止,转为各航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018年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该指南为航空公司如何验证和评估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具体要求和指导。文件表示,经过技术测试、规章修订等一系列工作,认为开放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这意味着只要航空公司准备妥当,乘客们就可以在飞机上打开飞行模式愉快玩手机了。
1月17日,东方航空率先宣布,2018年1月18日起乘坐旗下的航班,可以不用关机,随后海南航空也表示,咱们的飞机也可以。

虽然东航是首个宣布这一消息的航空公司,但是第一个完成在飞机上玩手机的航班却是海航的HU7781,该航班1月17日21:10从海口起飞,18日00:40抵达北京。
该飞机配备Wi-Fi,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等,日常你怎么使用手机的在飞机上都可以做到。很多旅客还和空姐们玩起了自拍。

飞机上玩手机背后是万亿市场
民航局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量达5.52亿人次。根据Inmarsat与伦敦政经(LSE)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35年,互联飞机将覆盖全球,这将催生约1300亿美元的新市场。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而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据悉,目前全球航空公司机上互联最主要的收入是数据流量或上网时长费用。我们不排除一些航空公司会通过流量收费的方式来获取利润,毕竟目前提供空中Wi-Fi的成本非常高昂,而且需求强劲。

当然,如果免费的话,自然也有“免费”的赚钱方式,世界上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擅长的赚钱方式。有免费空中Wi-Fi的客机想必对乘客更加有吸引力,可以增加一定的客流量。航空公司还可以开拓联网广告、付费娱乐内容、空中商城等盈利方式。
机上放开手机使用后,将极大推动国内空中WIFI发展,一两年内会看到明显进展。据中国民航网报道,南航、国航、厦航、海航等均已经从原先的局域网升级到Ku卫星机上互联网。预计到2021年,中国机上互联网机队规模有望接近总机队规模的50%,超过2400架。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