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时,纷纷抽离
小马奔腾的历史告诉我们
趋利而逐是资本市场的本质
2017年12月,小马奔腾创始人遗孀金燕
被法院一审判决承担亡夫遗留的两亿元债务
但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
金燕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这份遗债
已经提起上诉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编去认真了解了一下发现
生活永远比电视剧更精彩

创始于90年代的小马奔腾
以广告制作为起点
随后,一路高歌猛进
发展出一条广告+电视+电影+院线的模式
签约了国内影视界诸多创作大牌
导演吴宇森、宁浩
编剧刘恒、束焕、芦苇、兰晓龙等
在这些核心创作人员的努力下
进入影视行业后的小马奔腾
无疑是行业内的一匹黑马
制作、投资了《历史的天空》、《武林外传》
《我的兄弟叫顺溜》、《龙门镖局》
《太平轮》、《黄金大劫案》等
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

在巅峰时期,是资本市场追逐的对象
2007年底,小马奔腾首次融资
霸菱亚洲以4000万美元入股
成为当年行业内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
2011年3月,小马奔腾再次融资
这次融资吸引了超过40家机构参与竞投
最终由建银文化领投,多家风投跟投
总计融资7.5亿元
这笔融资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一笔融资
其中建银文化通过入资4.5亿元
成为小马奔腾第二大股东
此次投资的参与方之一
信中利董事长汪潮涌曾向媒体表示
“小马奔腾项目有40多家机构参与竞投
几乎就是抢来的。”
一个“抢”字形象的说明了
当时小马奔腾的火爆程度

但也正是这次融资
给小马奔腾日后的崩盘埋下了引信
在注资的同时
建银文化与小马奔腾的实际控制人
李明、李萍、李莉签署了一份被外界看作
是“IPO对赌”的《投资补充协议》,约定:
若小马奔腾未能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实现合格上市
则建银文化有权要求小马奔腾
实际控制人或李萍、李莉、李明中
任何一方一次性收购所持小马奔腾的股权
而在上市这件事情上
一路奔腾的小马奔腾多次遭遇“意外”
先是在2013年遇上“黑天鹅”
A股市场的IPO直到2014年1月才重新启动
对于承诺2013年12月31日前
实现合格上市的小马奔腾来说
无异于被切断了IPO之路
随后在尝试A股借壳上市中
拒绝了华谊兄弟54亿人民币
收购提议的小马奔腾
最终仍未能登陆A股市场
至此,小马奔腾在对赌中彻底败下阵来
而随后创始人李明的突然离世
给了其致命的一击
随着李明的离世
家族企业的小马奔腾
内斗也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李莉与李萍姐妹俩跟李明遗孀金燕的夺权大战
使公司更加风雨飘摇
最终,金燕被推下台
而公司的核心人员也先后公布离职
失去人才的小马奔腾彻底崩盘
14年1月份还被估值36亿的公司
到了17年10月份被拍卖时
仅仅估值3.8亿

短短几年时间
从46亿到3.8亿
资本市场的运作
从来都是残酷而现实的
有实力,有价值的时候
资本蜂拥而来,争相投资
一旦失去了核心实力
不能创造出更大利益的时候
资本就会分崩离散
尤其是投资这个讲究时效收益的市场
没有人会给你时间去试错
所以说,时刻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对资本的吸引力非常重要
小马奔腾的前车之鉴
值得所有人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