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拥有多家财险、车险和再保险公司,而保险业先收保费、将来再作赔付的模式就等于是向投保人融资。用保险公司来加杠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宝能系争夺万科股权这一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巴菲特的阿尔法》作者估计,巴菲特的杠杆率大约常年保持在1.6。

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加杠杆就很难长期投资,因为一有大的波动,杠杆就会把投资者逼向绝路。而巴菲特真正的秘密,正是找到了一条既能用杠杆又能做长期投资的路。巴菲特用保险公司加杠杆,也从来不是秘密。

巴菲特在一次致股东信中重述其基本逻辑:“保险公司先收后付,使得我们持有大量的浮存金。浮存金理论上最终要支付给投保人,但在这期间可以用于投资。如果保费收入高于承保成本,那么,在投资收益之外,我们还获得承保利润。等于是免费,甚至是人家付费,让我们运用这笔浮存金。”
这种想法在同行中都能想到,所以对保费的激烈竞争,使全行业处于承保亏损状态。这一亏损实际上是保险业为获得浮存金运用权而付出的成本。虽然成本不是很高,但是在灾难出现时,一年的承保亏损就能吃掉多年的浮存金投资收益。4问题的关键来了,巴菲特投资秘诀中的秘诀在于,始终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浮存金。据一组统计数据,从1967年到2010年,伯克希尔旗下公司管理的浮存金总额从6700万美元增至620亿美元,在近七年中全部获得承保利润。大通金融MEX君要说,巴菲特运用620亿美元浮存金,几乎没有成本。

为什么全行业承保亏损而巴菲特承保有利润?巴菲特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做出旗下保险公司拼成本控制不拼保费规模的决断。宁可规模上不去,也要追求承保利润,至少要把承保亏损压到最低。巴菲特认为只有保险业务本身可长期持续,才能够利用其带来的杠杆作长期投资,这是他投资的最核心秘诀。几十年来,巴菲特保险公司管理的浮存金长期平均成本约2.2%,比同期美国国债发债成本还要低3个百分点。

大多数人的成功,世人只看到了其表象,或者被成功者本人分享的不痛不痒成功秘诀洗脑励志。单纯地以为是这些人抓住了时代机遇,不排除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好时候。再深入细究才能发现,那些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先使自己站立于不败之地,进而不断达成一个个目标。就像巴菲特放杠杆做长期投资,又持续扩大保费规模,最终保险公司业绩也做到行业领先。
声明:以上分析仅提供相关讯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汇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