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嘴角的弧线づ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ICM Capital英国艾森:交易策略公开后会失效吗?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争论很多,而与之相应对待交易策略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人将自己的交易策略紧紧捂着,生怕别人学去分毫;也有人多方发布、讲演,生怕别人不知道。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厘清人的行为是不是该策略的影响因素。

 

如果该策略是根据价格变化的根本理论或者结构演绎推导而成的,每个人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无论公开与否,交易策略的有效性都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该策略仅仅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跨市场跨区域甚至利用小道消息进行交易,那么相关策略一旦公开,人们蜂拥而至,套利空间无疑会急剧下降,其有效性也会随之消散。

 

对于人的行为或者羊群效应能起到作用的这部分交易策略,有着哪些特点呢?

 

市场的流动性越大,公开后失效的可能性越小

 

行为金融学能起到作用就是因为市场不完全,而正因为不完全,所以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并不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这是因为买卖双方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不同的数量级就有着不同的市场流动性。

 

流动性涵盖了市场深度、广度、速度等因素,而如果流动性过小,跟风的交易者越多,同一价格成交的可能性就越小,该交易策略无疑会很快就失效。而流动性越大,能承受的交易量就大,其也就越不容易失真。

 

策略实施的成本越高,公开后失效的可能性越小

 

越简略的策略越无用,所以股神巴菲特经常说“价值投资”、金融大鳄索罗斯经常阐述“反身性”,但这种道的东西听着都对,没有术的结合多少他们的门徒还在亏损的路上。

 

而策略越复杂或者需要的投入越多,也就相当于对策略的复制者进行了一遍筛选,筛选的结果是剩下的人要么具有高超的数理能力,要么具有丰厚的资产可进行前期投入。这些人数越少,该策略操作被复制的也就越少,相对而言也就更不容易失效。

 

长期来看,所有交易策略终将失效

 

对于纯技术或者基本面分析者来说,其策略框架本来就建立在 “历史会不断重演”、“价格回归价值”等基础之上,所以同一个策略不管多少人用的效果都差不多。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策略永远都不会失效呢?

 

技术分析的策略是逻辑归纳的结果。虽然有一些策略称自己把握的是市场的基本结构(N型、波浪、顶底分型等),是属于演绎推理,但遗憾的是走势结果永远完美,但测量走势的工具却恰恰是归纳性的,随着时间里变量的改变,策略的有效性也往往事随境迁。

 

而基本面分析,则问题更多在于从理论到实践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比如虽然价格终将回归价值,但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回归的时间路径也是不可控的。

 

同时在长期里,很多经济现象都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货币中性,正如凯恩斯所说:“长期来看,我们终将死去”。
【版权申明】友财网部分内容及图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介绍及报道时事新闻所用。友财网不拥有版权,版权归版权持有人所有,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