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购房需求持续回暖,但企业中长贷大幅少增,房地产开发融资仍处于至暗时刻。11月信贷新增12700亿低于预期。结构上来看,居民中长贷新增5821亿,较19年和20年同期分别新增1132亿和772亿,显示居民购房需求持续回暖。12月3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货币政策对于居民购房需求的呵护持续显现。
但企业中长贷11月新增仅3417亿,较19年和20年同期分别少增789亿和2470亿,明显低于预期,反映房地产开发贷款仍然偏冷,前期地产产业链风险集中暴露之后,商业银行对于地产开发贷的投放依然较为谨慎,地产开发融资仍处于至暗时刻。
信贷低于预期拖累社融,但政府债务发行继续提速,企业债券融资继续回暖共同支撑年底基建投资发力,年底社融存量同比或在10.4%-10.5%左右。11月社融新增2.61万亿,存量同比10.1%,小幅低于我们的预期(10.2%),主要拖累来源于对实体贷款新增1.3万亿,同比少增2309亿。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到期,表外融资规模继续收缩2538亿,低基数下同比少增495亿。
但本月企业债券有所回暖,新增4104亿,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多增774亿和3264亿;加之本月政府债券净融资8158亿,同比多增4158亿,专项债如期发行完毕,融资端明显回暖或支撑年底基建投资发力。展望至年底,由于本月房地产开发贷融资并未明显回暖,我们小幅下修年底社融存量同比预测0.1个百分点至10.5%;12月仍有万亿国债待发行,若最终发行规模略低于预期,年底社融存量同比可能下修至10.4%左右。
11月地产产业链融资偏弱,M2增速小幅下滑,降准和再贷款工具助力稳定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信用环境。信贷遇冷、社融不及预期的情况下,M2同比较上月小幅下滑0.2个百分点至8.5%,居民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仅分别同比小幅多增974亿和968亿。在财政融资规模同比明显多增的背景下,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少增5424亿,显示出本月财政支出有所增加,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12月中旬全面降准50BP释放1.2万亿左右的资金,加上近期绿色再贷款工具的推出和落地,12月流动性得以保持合理充裕。加之明年1月预期中50-100BP左右的全面降准规模,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信用环境有望企稳改善。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居民购房融资需求仍能得到呵护,居民中长贷展望稳定;但是房地产开发贷何时能够见到改善,一方面取决于个别风险地产企业处置过程何时能看到积极进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地产产业链的呵护政策何时能够落地见效。12月初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声:“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对于房地产开发贷的呵护态度较为明显。
房地产产业链作为稳内需的中枢,我们认为明年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至负增长区间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基建投资的融资来源整体得到较好保障,提振明年上半年基建投资。预测今年年底M2同比在8.6%左右,社融存量同比在10.4%-10.5%之间,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的信用情况预计趋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