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相信媒体
虽然这句话可能说的有些诛心,虽然我们也是媒体,但就像科学的终极不是真理而是怀疑一样,媒体的话更不是真理,更需要怀疑。

无论是这次被点名的“互动百科”抑或是没被点名的“百度百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一直充当着百科辞典的作用,但这个都是假的,还有什么不会是假的呢。
就像外汇行业是真的,但部分外汇平台确是假的。市场上总有部分没有资质平台在部分媒体上大发宣传稿,说自己资质齐全,公司正当,甚至还有拿出假的监管代码以假乱真的,这是极其考验投资者的一件事。所以保持怀疑的态度,审慎地选择外汇平台,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心理学的矛与盾
无论是被曝光的老年人保健品骗局还是没被曝光的一些投资骗局,这些骗局基本都是靠心理学来营造骗局的气氛,常见的如下:
互惠心理。互惠原理的心理基础包括知恩图报、负罪感,觉得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互惠”是人的基本心理,正如考古学家Richard Leakey所说的“正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然而一些人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也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许多骗局的营销手段,正是利用了这些小心理。
我们总会接到一些电话,有送东西的,有帮我们赚钱的,各式各样。但为什么会有一个陌生人找到你这个陌生人送给你如此大的善意呢,互惠心理要小心。
权威心理。对于权威的服从,是深深埋在我们基因里的,因为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家长、老师、专家、将军、领袖),总能带给我们一些实际的好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处于种种目的,权威的外部象征,如头衔、衣着等,是编造出来的。
今天这个专家来开课,明天那个专家来讲座,利用人们对于权威的迷信来构建他们的营销体系。
逆火效应。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是传播学上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简而言之,你说我错了,我偏不相信偏不相信偏不相信。逆火效应的根源在于,人们接受信息时,会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既有观点不受外来信息的侵害的本能。慢慢的,逆火效应就会让你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少,最终把自己的看法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实。
其实很多时候,骗子已经露出了狐狸尾巴或者身边的朋友已经警示了自己,但自己却因为逆火效应而偏执地相信了这个骗局。
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高收益的背后也必然有着高风险。审慎地怀疑,清醒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