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交易,人们往往总会想到不稳定的市场和随时存在的风险,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的确像极了一场“冒险游戏”。盈利与亏损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当硬币落下时,我们永远无法猜测究竟会是哪一面朝上。
华尔街还流传着维克多·尼德霍夫的传说,有人记得他曾是一个对冲基金奇才,也有人记得他投资失败,损失惨重。听惯了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这一次,让我们走近维克多·尼德霍夫,了解他是如何失败的。

投资奇才 扬名华尔街
1964年,维克多毕业于哈佛大学统计系。1969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金融学教授。在做教授时,因受到学生的攻击,他毅然离开校园,投身于一直非常感兴趣的投机市场。
1980年,维克多开了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的业绩吸引了乔治·索罗斯,在1982-1990年期间,维克多成为了索罗斯的合伙人和操盘手,负责交易固定收益产品和外汇。索罗斯曾经对维克多的方法推崇备至,甚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维克多身边学习交易。
维克多在华尔街声名鹊起,管理的对冲基金年回报率平均达到35%,曾被列为全球十大基金经理。199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投机生涯》,向大家分享他的交易经验与思考。当时他管理着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不少是他个人的财产。

惨淡收场 遭遇巨大亏损
而维克多也确实在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投机的跌宕与刺激。1997年,他遭遇第一次失败,努力二十年做出的成绩就此被打破。当时,维克多在泰铢上进行了投机,不料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他亏损了 5,000 万美元。
到了9月,维克多通过其他投资补上了部分泰铢亏损,但当年的投资业绩仍然下跌了35%。10月,维克多出售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的看跌期权。他的这套投机策略,建立在他预测股市行情看涨或者至少不会下跌的情况上。

但市场总是这样,无法预测又难以捉摸。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美国股市暴跌554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64.67点,收报876.97点。虽然和十年前的“黑色星期一”相比,7%的跌幅算不上大崩溃,可对于维克多而言却是致命的打击。他的基金惨遭清盘,投资者1亿多美元的资产损失一空。
维克多在双重打击下,不得不关闭了他的公司,还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变卖了自己收藏的艺术品。维克多的传奇戛然而止,惨淡收场。
总结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投机者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期权与生俱来的杠杆效应使得投资者可以运用少量的资金撬动巨大的资产,从而获取放大数倍的收益。当然,这些前提必然是需要投资者拥有对市场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走势精准判断的果断。

交易市场就是这样残酷,也并不是所有的“天才”都不会经历失败。维克多不缺经验和技术,却仍被击败,是因为他也存有人性的弱点。轻视市场,怀有侥幸,最终成为失魂落魄的赌徒,亏损收场。
我们总想要找到做交易的捷径,但这世上本无捷径可走,只有按部就班地学习、调整、优化自己的交易策略和方法,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注:本文内容及图片由 FOLLOWME 交易社区综合网络信息整理,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