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今天,《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携程捆绑销售的陷阱,放下狠话“对乱象亮剑”。不管携程公关做得如何再好,怕是也难逃在整顿中被拿来祭旗的命运。

图片来源:人民网
“捆绑销售”的吃相太难看!
携程欺客的痛点就是“捆绑销售”——订个机票怎么还默认我买了酒店的优惠券?不仅如此,携程还“深藏”这些捆绑项目的“取消”按钮,就等着用户百密一疏给携程带来盈利。

这种“偷”的行为实在是“吃相难看”!尽管把它称为“交叉销售”,也无法掩盖其强买强卖的事实。堂堂在美上市的企业,居然依靠这种小聪明赚钱,格局太小!这不禁让我们疑惑:携程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消费者呢?

“捆绑销售”实则无奈之举?
携程“捆绑销售”是因为机票代理的利润空间正在日益缩小。在2016年以前,机票代理与航空公司的旗舰店同台竞技,前者凭借“前后返”的优惠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是,在去年上半年,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集体向“去哪网”发难——下架所有机票来源。两个月后,民航总局下达杜绝“前后返”的政策。票务代理商一夜进入“零佣金”时代,动了谁的奶酪明眼人都看明白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于是,凛冬将至。在线旅游社(OTA)与机票代理共赢的局面彻底不复存在,那么就只能引入其他的旅游环节供应商——酒店、餐厅以及景点。如果叫它去问航空公司提佣金,那就是“何不食肉糜”了。因此,所谓的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多少是为了求得生存。

因此,在票务新政之下面临困境的不止是携程一家,还包括途牛、去哪网、美团等在线旅行社。在面对盈利困境之下,“捆绑销售”成为了业内被迫选择的一种主要方式。
“捆绑销售”仍应以人为本!
大环境变化也好、业内潜规则也罢,但这都不是你能够“捆绑销售”以侵犯消费者利益的理由。尽管要让一个企业——“理性人”要有道德感是有些强求了,但为了自身的良性发展也应秉持以人为本。

值得肯定的是,携程正在积极地迈出第一步——它通过深入探索消费场景,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完善一站式旅游平台的业务为度。说白了,就是交叉销售还是搞的,但是绝不强买强卖,让你主动选择你想要的。

比如携程推出的新项目,“微领队”就基于携程的庞大客服团队,围绕用户的出行场景来给度假旅客提供具体细致的服务,与此同时也能够交叉销售。这样子的“交叉销售”就一点不尬了。这一产品获得了与机票捆绑销售完全相反的口碑。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7年10月12日
所以,客观来看,携程的“捆绑销售”有其无可奈何的成分,但其丑恶行径是无可辩驳的。希望它能够在以人为本的交叉销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全球领先的外汇跟单平台e投睿eToro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