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美元逼近平价,对全球经济与外汇交易者有着怎样的意义?本文探讨平价经济理论对外汇交易策略的影响。
什么是货币平价?
货币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等于1,即1单位货币可被用于交易,换取1单位另一货币。举例来说,1欧元可以买入1单位美元。
在外汇市场上的货币平价,常用于评估货币价值是否高估或低估,最知名理论的就是购买力平价。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PP)?
购买力平价(PPP)是一种经济理论,认为货币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达到平价。该理论比较两国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评估两者的经济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旨在找到价值高估与低估的货币。
部分交易者运用该理论评估外汇市场的未来波动。交易者预期汇率会慢慢趋于平衡,沽出高估的货币并买入低估的货币。
具体到欧元/美元货币对,随着欧元区经济走弱,在该理论指导下, 大量欧元空头涌现。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批评
货币到达平价可能要经过漫长的时光,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的短期结果一言难尽。货币高估或低估的时间可能持续数年,日内交易者只能将该理论作为交易策略的参考。
欧元/美元会到平价吗?
该货币对2002年以来首次接近于平价。欧元/美元的跌势持续了一年多,在7月初触及1.03。市场因此热议是否将到达1.00。
引发欧元跌势的是两国货币政策的分歧之下利差的扩大。
美元之前实行的低利率使得欧元的价值高于美元,但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已经开始加息。然而,尽管欧元区通胀创下记录,欧洲央行尚未加息,主要是担心加息可能引发新的债务危机。
这种差异推高了美元兑欧元等全球货币。
欧元/美元到达平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行确实加息,将是2011年以来首次。
但美联储可能采取行动,放缓紧缩银根的步伐。很多声音已经指出美元指数高估。避险资金流帮助美元指数年初以来上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