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银业贸易场(The Chinese Gold and Silver Exchange Society)成立于1910年,当时称为"金银业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正式定名"金银业贸易场"及登记立案。是香港金与银等贵金属的交易场所。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简介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目前有会员171家,可以独资、合伙或有限公司形式经营,当中30家为金集团成员。交易方式维持传统,以Open Outcry型式,由行员或出市代表于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公开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买卖。 创立本场之前贤,皆为当时之找换店及经营各埠汇兑之银号东主或主事人,战后出任本场领导人的何善衡先生、何添先生、伍洁宜先生、梁季彝先生、董仲伟先生、马锦灿先生等皆为香港各大华资银行的创办人。九十多年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香港流行买卖碎金碎银,后发展为钱银台,再演进为银号,至现代的银行,本场纯为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因此之故,本场虽以金银买卖为主要业务,但战前还有大金、银元大洋,战后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至1960年,由于美钞现货交收困难而时停时复,终以交收闲静而于1962年正式停顿,只余金银交易以迄于今。
贸易场宗旨
发展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相关业务
开发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品种
维系及促进香港与世界各地黄金市场的业务合作
促进同业业务,增进同业福利
致力提高同业专业知识及行业标准,裨益公众
贸易场职能
提供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所、设施及相关服务;
制定及实施黄金交易所的业务规则,规范交易行为;
监督买卖流程、结算及交收;
设计交易合约及交易细则,保证交易合约的履行;
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控制市场风险;
厘订公价,发布市场信息;
监管会员交易业务,查处违反本场章程规定行为的会员;
会员及理监事会制定的其它职能。
贸易场架构
贸易场以行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每两年以每行员一票的选举形式选出21位行员,组织成理监事会,负责管理贸易场日常运作。理监事会的架构组织如下: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类会员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分为AA/A1/A2/B/C/D/S/QH八种不同经营范围的牌照类别。AA类会员代表可经营99金丶公斤条和伦敦金/银交易;B类会员代表可经营99金和公斤条交易;C类会员代表只可经营伦敦金/银交易;D类代表未持有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有效经营牌照;S类代表已被停止市场交易;QH代表可以交易前海金。
在香港金银业贸易场171家行员当中,AA类会员有33家(例如贸易场AA类第84号行员金荣中国http://www.jrjr.hk/?340),A1类会员33家,C类会员6家。也就是说,目前金银贸易场能为投资者提供网上电子盘交易的会员只有72家。
贸易场交易方式
公开叫价
贸易场以公开叫价形式进行买卖,现在部份主要的期货市场仍然采用这方式。行员或其出市代表于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交易。当买卖双方交易后,于 十五分钟内,沽方负责填写交易票据,交买方确认后再交予本场结算部登记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员的存欠仓,以控制风险。
电子交易
贸易场于2008年9月1日正式推出电子交易平台,供行员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买卖。电子交易时段由上午7时正至翌日凌晨5时(香港时间),交易时间长达22小时;现阶段提供「100安士及10安士的伦敦金买卖合约」、「5000安士及500安士的伦敦银买卖合约」、「人民币公斤条合约」及「100両的港元999.9黄金合约」。
所有透过贸易场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之合约买卖均获贸易场派发独有的[合约交易编码],以证明有关交易透过贸易场之电子交易平 台进行,投资者更可以凭借有关[合约交易编码]于贸易场网站查阅交易数据,大大提高投资黄金的透明度,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