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营炼厂原油进口权的放开,中国的成品油市场改革进入下半场,炼油行业的微利时代即将到来。在5月25日举行的上海衍生品市场能源论坛期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作出以上表述。
毛加祥表示,在原油进口权逐步放开后,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已步入中期阶段。今年民营炼厂获得的原油进口使用权将进一步增加,预计为7000万-9000万吨。目前,还有10家民营炼厂已经递交了申请材料,正等待获得进口权的审批。
民营炼厂此前不具有原油进口资质,只能以价格高、品质低的燃料油作为原料。中国的炼油能力约为7.2亿吨,民营炼厂产能占到约35%,民营炼厂重镇山东占到其中的六成。去年,商务部明确符合条件的炼化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国内原油的进口权得以正式放开,民营炼厂可自主从海外进口原油、炼化并销售。
目前,全国已有14家民营炼厂获得了超过5000万吨进口原油的配额。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京博石化)是首批获得原油进口权的地炼之一,可使用的进口原油量为331万吨/年。沙特阿美近期已与京博石化签署协议,向后者出售73万桶原油,这是沙特第一次向中国民营炼厂销售现货原油。
京博石化总经理栾波表示,放开原油进口权之后,民营炼厂的原料渠道得以增加,有利于炼化企业的开工率和质量提升,并降低成本。
民营炼厂大量采购海外原油,也直接带动了原油进口量的激增。来自海关的统计称,今年4月,全国进口原油3290万吨,同比增长8.6%。位于山东的青岛港也成为国内原油进口第一大港,占比高达30%。
不过,国内成品油消费却呈现下降趋势,使得炼油产能过剩日益突出。栾波称,2015年中国的炼油能力出现1亿吨的过剩,今年国内的炼油能力还将增长0.9亿吨,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剧。毛加祥亦表示,2015年中国成品油消费增速创近20年来新低点,今年一季度,成品油消费增速进一步下降。
毛加祥则称,在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后,民营炼厂的利润有望提升,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他认为,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炼油行业正在进入微利时代。而国内炼油产能的格局也将呈现多元化,中石油及中石化两大集团的炼化市场份额未来会持续下降。
此前,物流瓶颈及不断膨胀的原油库存迫使中国民营炼厂不得不放缓进口的脚步,被认为有可能会威胁到近期油价的反弹。
越是输不起的人,往往喜欢押大注,有时候不尝试,比尝试要本身更危险,人最理智的时候,其实是不会选择了。以前认为,相遇是最美好的,后来明白,重逢是最难得的。任何的事情何时开始都不晚,晚的就是从来都不敢,大部分人的痛苦,都是不肯离场的结果,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原油的话还是在49.6计划空,哪怕是美盘反弹也可以考虑,但肯定不能追着跑,就像昨天看着很强50上方追的都挂。
结束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听我一句,投资请慎之,慎之。技术指导威信:jppl4286,欢迎大家关注笔者可获取每日最新资讯,行情分析和操作策略,及解套方案,助你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