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FXTM富拓:京东无路可退
来源 | FXTM 富拓 2023-04-19 15:21:10 27477

京东,曾经是中国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电商平台。


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和淘宝算是唯二的主流电商平台。


然而,现在的京东,却已开始逐渐掉队。


一、技术上


京东股价自50均线跌破200均线后持续下跌,形态上也形成一浪低于一浪形态,下方关键支持在140水平,是去年10月的历史低点138.90-141水平,假如该支持区间失守,京东将开展新一轮的下跌浪并将创新的历史新低。


假如138-141区间有支持并反弹,京东形态上将可形成双底触底形态,预示有机会触底反弹回涨,上方阻力参考164.30、176.40 (也是50均线支持)、192水平的前高点。


不过,要使目前的一浪低于一浪形势改变,上方必须收复176.40水平,也是突破前高点才有望延续反弹。


二 、百亿补贴纯白补


2012年,京东、苏宁、国美开始了疯狂的价格战。


在刘强东号称3年0毛利、必须比国美苏宁便宜10%的经营方针下,京东大获全胜并借助数码3C赛道超车,成为仅次于淘宝的超级平台。


11年之后,京东发次百亿补贴,再次发起价格战。


然而这次,效果却非常差。


京东宣布百亿补贴的当天,股价就先跌为敬。


所有投资者都知道,百亿补贴,是要掏出真金白银的。


目前,距离百亿补贴上线已有月余,京东的销量却非常不理想。


首先,是京东目前仅投入了10亿人民币。


这更应该叫十亿补贴。


而在十亿补贴之后,消费者再也没有等来京东的第二个步骤。


另外,补贴并不等于就能直接获得下沉用户。


京东在关闭京喜后,也未向市场说明,如何在下沉市场发力。


另外,百亿补贴似乎还损害了京东一惯的优势——用户体验。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京东百亿补贴”的投诉超过600条。


投诉内容包括“虚假宣传”“拒绝保价”等等。


甚至有法律人士认为,京东涉嫌虚假宣传,可以认定为欺诈。


更重要的是,京东完全没有逆转自己在三大电商平台中最贵的传统认知。


矫枉必须过正。


人家拼多多、淘宝已经抢占先机获得了最便宜的口碑。


如果你做不到比人家还便宜,就别想着消费者会对你改观。


花了钱、跌了股价,结果还伤了口碑。


这波,京东属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京东集团的市值已经接近3年来的低点。


基本牌自营零售,也连续三个季度增速不及预期。


三、第二曲线增长乏力


电商做不好,还可以做技术。


互联网巨头,始终都和技术巨头是近义词。


尤其是今天这个AI时代,互联网巨头理论上先天有技术优势。


可惜京东在这个领域同样拉胯。


在2013-2018年,京东每年的研发费用的同比增速都在50%以上。


2018年,这个增速更是达到了82.6%。


而自从2019年开始,京东的研发投入明显放缓。


2019年,增幅20.4%。


2020年,10.47%。


最近两年,更是只有个位数。


虽然前两年所有人都在降本增效,可京东的研发支出实在比同行低的太多。


在云计算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加起来已经拿下了80%以上的市场。


而京东云,不过是个小零头。


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往上考,阿里、腾讯、百度都有望成为最后的赢家。


京东?一点声音也没有。


要知道,AI研发不仅仅是AI产品而已。


它完全可能大幅度地改善自家其他产品的使用体验。


有AI的淘宝,与没有AI,或者只能用别人的AI的京东,其使用体验,很可能一个天一个地。


技术做不好,还可以做国际化。


可京东的国际化同样一塌糊涂。


在2014年,刘强东说,他还有最后一个梦,就是国际化。


于是自2015年起,京东开始了国际化步伐。


15年,在东南亚成立京东站。


17年,推出海外市场免邮服务。


18年,与泰国最大的零售集团合作成立京东泰国。


可这也是最后的挽歌。


2023年年初,在连续亏损了8年后,京东宣布关停其在泰国与印尼的服务。


在欧洲,京东也只保留了荷兰的部分业务。


从2023年财报上看,京东集团的“新业务”(包括京东产发、京喜、国际化等),加起来只占到集团总营收的2.3%。


作为对比,阿里的国际商务站到了总营收的7.5%。


拼多多虽然发力较晚,但Temu在海外已经大获成功。


目前来看,京东的核心业务正在被淘宝与拼多多拉开差距。


第二增长曲线,额,我都找不出哪个算第二增长曲线。


这么多年下来,不能还吹物流的。


如果京东再不求变,恐怕市场对于其股价的认可程度,会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