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及阿联酋:摇摆不定
沙特一直都在增产,一方面是为了阻止伊朗重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可为达成冻产协议施压。
由于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区域政治领袖国,且其原油出口量在全球所占份额高达15%,该国的海湾邻国——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均倾向于同沙特的地缘政治主张保持一致。
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沙特看起来并不想主动向原油市场的过剩宣战,而是选择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进而缓慢推升油价。
3、伊拉克:自身难保
伊拉克是OPEC成员国中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产油国,一直在增加原油产出,伊拉克总理指出,这是因为伊拉克原油产量仍低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
伊拉克正迫切需要更多的石油收入,因为该国正在同伊斯兰国(IS)恐怖组织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并试图夺回被恐怖组织控制的石油资源。
5、尼日利亚:希望获得冻产豁免权
尼日利亚油长卡希库表示,冻结在当前产量水平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尼日利亚希望可以在冻产协议中获得豁免权;尼日利亚当前产量为170万桶/日,旨在今年年底达到200万桶/日。
该国的石油设施一直在遭受各大反政府武装的袭击,此前所发生的袭击令该国石油产量下降了70万桶/天。上周该国石油设施再度遭受袭击,可能使局面雪上加霜。目前该国正在力争恢复这部分产量,显然对冻产没什么兴趣。
7、俄罗斯:坐山观虎斗
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透露,俄罗斯将不会参加周三的OPEC非正式会谈;自多哈会议以来,OPEC成员国在原油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俄罗斯不参加会议显然令原油多头大失所望。
如有兴趣可联系笔者探讨交流。
周二(9月27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明确表示,俄罗斯希望OPEC会谈的结果能实现某种形式的协定,OPEC首先应在内部达成一致意见,然后俄罗斯可能会加入会谈。
此外,消息人士还指出,沙特和俄罗斯能源部长将在周二晚些时候发布联合简报。需要注意的是,沙特和俄罗斯的这次联合简报并未有任何关于石油协议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