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捋一下思绪,本次OPEC协议正在召开,美国大选辩论也在进行,周三还有EIA数据,下周又是非农周;还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啊。金、银、油、美指...整个金融市场谁能逃脱?
据《阿拉伯新闻报》报道,近日,著名投行扎德瓦(Jadwa)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认为:“2030年愿景”框架下实施的经济调整和转型计划将优化沙特的贸易和投资发展模式,对未来15年沙特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增长具有深远意义。根据该计划,2030年沙特对外投资净额有望从2015年的7033亿美元升至1.7万亿美元,占GDP的77.6%;经常项下实现收支顺差1350亿美元,占GDP的8%。经济结构性改革将大大提高非石油收入对GDP的贡献率。不仅如此,随着沙特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储备资本流入量将在未来15年显著增长,非储备资本账户逆差额将进一步缩小。
原油方面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使广大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步入寒冬。沙特作为国际石油大亨,为确保原油市场份额,一直倡导并推行‘不减产’的政策,导致4月多哈冻产协议的流产。但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强硬和对石油政策的固执坚持,也难以掩盖经济下滑的现实。
伊朗与沙特一直都是宿敌,两国关系从未有过缓和的迹象。首先,在原油市场上的较量。自伊核协议达成以来,伊朗加大原油生产马力,力图原油产量恢复到制裁前的水平,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也正因如此,伊朗才拒绝参加4月份的多哈会议。
面对制裁解除后的伊朗,沙特也是蛮拼的‘勒紧裤腰带’坚决捍卫本国石油市场的份额。尽管两国近期纷纷表示要为9月OPEC会议的召开做出努力,但仅限于口头承诺并没有特别实质性的做法,较量仍未停息。
沙特国王的穆罕默德王子表示,他并不关心油价是升还是降,因为他并不赞成身为石油输出国组织领导国的沙特几十年来所实行的石油政策。
这只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油价升降已不在考虑范围内了。那么似乎协议达成与否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油市脆弱不堪,供求关系、政治动荡、意外事件毫无疑问是带动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依照目前来看,协议达成以后,也难保油价平稳发展。年终前,企稳42-46美元区域,已经算是市场仁慈了。
市场交易情绪发生改变,原油或再次受到供需失衡的影响形成宽幅震荡走势。我认为,再次跌破35美元/桶的几率可能非常小,但是今年原油也不大可能大幅上扬超过55美元/桶,所以未来几个月会形成35美元/桶-55美元/桶宽幅震荡区间。笔者建议,原油在40美元/桶以下做多为主,50美元/桶以上做空为主。
欧盘时间伊朗油长赞加内表明,伊朗不愿意按照当前的原油产量水平实行冻产。
文/分析师刘传州,微信 1862704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