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里面三句话,我一直时刻警戒自己。第一:赚亏都是正常事情,抛一枚硬币你不能总是抛出正面吧?关键赚钱的时候,你赚了多少。亏钱的时候,你又亏了多少?很多人每次都赚钱,一次亏就完蛋了。很多人经常亏,但是一次赚,就这辈子不用干活了。你选择那个?判断正确和失误不是能力,能力是在这种判断下赚到更多的钱。第二:投资是反人性的,正常人都着眼于收益,老手却是先考虑风险,生存不被别人吃掉是第一位的。第三:耐得住寂寞的人最坚强,到什么点做什么事,很多时候时间比什么都重要,所谓“能力”在它面前不堪一击。
今天看到最新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8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势惊人,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的一手房、二手房价格均暴涨。媒体援引最新数据:通过对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1.3%,相比7月份0.7%的增幅有明显的提升。这是2010年5月份以来最高的环比增幅,即近76个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每次跟人聊起房子,我就不知道怎么谈。因为我不懂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建立在人性都是理性人的基础上的,这个支撑经济学最基础的假设很多时候都是不成立的。现实中,无论个人还是机构,政府,都是非理性决策的,这种基础上很难有通过经济学推演来实现决策的可能。所以,为什么唱空,唱多房产的人,都是经济学家,压根就是因为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结果。所以,每次讨论起房产。我基本就闭嘴真心不懂。很多人也跟我说,政府不可能让房产崩盘,这个逻辑在中国很实用,这些人其实挺奇怪的,一边疯狂攻击政府。这个不好那个不对,但是真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又出奇的相信政府无所不能,觉得政府可以主导一切。。。反正从我角度来看,我是不会把主动权留给别人的。哪怕是政府,我相信也必然不是万能的。美国有次贷危机,中国有股市危机,都能证明这个结果。
所以我谈也只能从大的方面简单的谈下我对中国楼市的看法。
1、中国的房子按照现在的市值能买下整个美国,大家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楼市”和“汇率”(人民币兑美元)两个必然有一个会崩盘!至于政府会率先放弃哪个?不好说。目前来讲选择放弃汇率好像更好一些。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现在国内消费不振,政府大规模投资的副作用已经太明显,现在就只剩下回到刺激出口这条老路上了,人民币汇率贬值无疑有利于刺激出口,只不过如何把控贬值的节奏是个技术活(既然分析了人民币肯定贬值的内在逻辑,套利机会就产生了)。
2、按照美林时钟理论,经济的衰退期,债往往是比较受资金青睐的品种。然而在中国还有一种超级资产,叫房子。经济过热的时候,大家说买房子抗通胀。经济衰退的时候,大家的钱没地方去,还是买房子。加上这段时间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明显,因此资金更多的流向房地产,造成其它金融资产开始出现调整,特别是上证指数从3100点跌回到3000点附近。
不过买房人现在的心态和当年股市5000点的时候非常类似。大家都知道房价不合理,但是看着市场热闹,买房的人号称都赚大了,所以自己给自己找点理由(比如刚需、改善住房条件等),一咬牙一跺脚就买进去了。这样市场一定不可持续,房地产市场未来会迎来调整,不过我相信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多半是以时间换空间,即长时间横盘,或者小跌。
投资的本质是预测钱会去什么地方(资产),然后提前买入后等着钱进来,推高资产价格。由于经济衰退,央行为了保证流动性,印了很多钱。钱被印出来后必然要去某个地方。这段时间都是去房地产,房子早已经成为金融投资品。不过这已经是现在时,很快会成为过去时。
“结构性”流动性陷阱是“阿克琉斯之踵”
不同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零利率,虽然中国政策利率离零还尚有差距,但货币政策目前就已难以达到提高总需求、刺激经济的效果,可看作是陷入结构性流动性陷阱。要摆脱流动性陷阱,政府需实施大规模减税让利于民,同时加强对私人产权的保护,企业和居民有长期稳定的预期,经济行为才会长期化。
本人爱好关注经济动态,但我更是一名现货分析师,俗话说:“国强民则强,国弱民则弱”,同样在这个投资市场上,不缺老师,不缺分析,更不缺做单建议。缺的是能够真正帮助各位投资友人解决问题的团队!如果你还在投资市场上一直处于亏损,迷茫,不断寻找老师,为赚不到钱苦恼,那么本人愿意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带领你走出投资困境。
文/薇/信:jw88796(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投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