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在9月8日对人民币汇率的表态影响很大,加上近期美联储9月加息的预期更加浓烈,9月9日晚间人民币大跌0.29%,收盘在6.6830,离岸市场跌0.23%,收盘到6.6956,距离6.7已经很近,笔者判断此次在岸人民币可能6.7失守。
9月8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会适度控制汇率走势,允许人民币缓慢贬值。经过周五和周末,相关部门对他的讲话并未做出回应。当然,至少从形式上将樊刚的讲话仅仅代表他作为学者的观点,即使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里,也仅仅代表他个人的一票,而人民币汇率也不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就能决定的,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政策今后的影响将会如何,还有待观察。
至少从最近的官方表态来看,这个观点不在官方的表述之内。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至少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民币是应该贬值的,而不应该采取目前的资本严厉管制和消耗外汇储备保汇率的战略。
人民币事实上是从2013年开始贬值,到现在已经从高点贬值超过10%,在此过程中,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消耗的外汇储备大约是8000亿,三年消耗了8000亿,其中2015年消耗大概5000亿,这个消耗速度是过快的,目前对于3万亿的外汇储备,如果要留底15000亿的话,则三年消耗完毕,所以允许人民币贬值是一个现实选择。这种观点必然在高层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当然樊刚做此表态,是有一定的逻辑前提和基础,统观采访文章,我们发现樊刚有两个判断非常重要,一个是美元将进入加息周期,另一个是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在笔者看来,只有这两个前提成立,他关于人民币应该贬值的表态才是合理的。
笔者来看,当前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美元长期看涨。美元是否真的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是否长期看涨?最近几年美国经济的复苏是莫庸置疑的,然而,美国经济未来是否跟以前一样进入持续的强复苏,市场的看法是又分歧的,而在中国大多数分析师看来,美国经济复苏几无可能,有些人甚至认为美国很快还会实行第二轮QE,而这个观点美联储主席耶伦也曾有过。
美国经济次轮复苏的确不如往日,尽管就业数据今年前半年不错,但是CPI依旧低迷,其原因是石油等大宗商品持续下滑,大宗商品的下滑原因是中国、日本和欧洲等大的经济体经济复苏无望,有的甚至正在下坠,经济内部的需求不足,拖累物价,从而让美国经济的复苏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况之中,美国经济是否能异军突起,独善其身,现在还需要观察。
经济已经触底,经济正在企稳,房地产业形势改善,进口出现增长,制造业趋于稳定,不认为现阶段可能出现银行危机。
经济下滑在PPI上的确有所改善,在制造业PMI方面也有改善,但是从实体经济看,大多数行业的国企的困难似乎刚刚开始,尽管大宗商品比如煤炭钢铁等似乎脉冲式上涨,但绝对是货币宽松引来的祸水,房地产就更是如此,房地产的复苏绝不能看作经济复苏的先兆,在笔者看来莫宁是反向指标:房地产复苏则经济必然无望。
说实话,音绒绘金是认为人民币应该市场化,目前估值过高,早就该调整,但是机会已然错失,楼市再次烈火烹油,泡沫堆积越来越大,目前改革难上加难。
笔者喜欢研究国际经济局势和热点事件,对现货(白银,原油,天然气)等投资理财也有独特的见解,共同交流,希望与有志之人共同探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