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球金融市场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自2011年末草根调研以来,仅出现2012下半年基建回升、2013年中的地产政策松懈的“局部、间歇性”反弹,经济整体下滑大格局一直未变。2015上半年,继续延续下滑格局,这从工业润滑油、出口物流、石材、乘用车、饮料消费,这些宏观关联度高、代表性广的调研样本中就能看到。
2015上半年的下滑,与前期相比,三个特征在强化:
一、是出口锐减。虽然中国出口自2008年以来一直面临内外压力,但2015年感觉最为猛烈,这与外币大幅贬值,中国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有关,后面还会细讲。
二、是消费弱化。原来一直认为稳定的消费,也出现“不稳”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基本消费的饮料,和可选消费的汽车的例子。同时消费还呈现分化,即高端、低端消费好一些,中端差一些。
三、是投资被动。这是指企业暂停、缓建投资项目,虽然我们数据上看到还是有投资额的,但其实不是今年的主动新增投资,而是过去2、3年,甚至5年前的投资计划的滞后落实,比如油化工行业。这些问题加重了后期经济的担忧。
那么实体产业的兴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呢?
大家也知道近两年互联网经济对实体产业的影响巨大,看懂商机的商家大多转型O2O形式来附合经济轨道,但这像小型的店面投资者多数深受其害,像香港频繁出现旅游强买强卖的事件问题,也是由于业务员压力大,无奈借助旅游强行消费,所带来的是整个香港旅游业的寒冬到来。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基础,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只有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才能保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创造物质财富,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使实体经济不断前行。
我国小微型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为2亿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国家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改革国有企业,出台财政经融政策为实体经济减压,重振企业家精神,调控楼市,更好的发展实体经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
简单的说实体经济就是中国的命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响应国家进行实体改革,相信未来国民实体产业必会顺风顺水,中国加油!
下面关注投资方面(投资者选读)
市场行情会随时都有波动,在各种情况下针对各种类型的投资者笔者都有写过一些策略与方法,具体也可在线咨询本人。希望能有所帮助。当然了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运用,还要根据自己的仓量大小控制好风险。
如果对投资(股票,原油,沥青,铜,铝)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盈利不理想的朋友,可(订阅收藏关注)或添加本人Q/微信号:2898394949【长按可复制】 每日及时获取精确交易,欢迎订阅,助你投资理财!
没有过多的话,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帮客户赚到钱,而一个投资者,做投资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才是王道,不能赚钱说什么都是没用的,花开富贵,人皆相知,穷途陌路,却到谁人相陪。疯狂的现货市场,本人不能保证你的百分百盈利,但在你盈利的道路上,我一定会陪你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