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将推动与opec在本月底达成冻产协议,并认为伊朗应得到豁免。从普京的表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普京对于低油价造成的俄罗斯经济创伤感到无奈,不得不采取行动提振油价。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并且对于能源出口及其依赖。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也让俄罗斯的经济受创。不仅如此,俄罗斯8月石油产量从上月的1085万桶/日跌至13个月来低位1071万桶/日,持平于去年同期;石油出口也跌至年内最低的431万桶/日,同比仅增长10万桶/日。石油价格走低的同时,俄罗斯的出口也在下降,这或许是俄罗斯不得不对去追求冻产以提振油价的根本原因。
冻产协议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表态中,普京很明智的将伊朗豁免,因为伊朗不会妥协,不豁免也没有办法。但是整个冻产协议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伊朗吗?
不,实际上opec内部也没有拿出冻产的诚意。欧佩克8月石油产量增加12万桶/日,至历史高位3369万桶/日,主要因海湾国家增加的产量抵消了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产量下滑的影响;即使剔除掉加蓬和印尼后,欧佩克上月的产量依然超过去年的水平,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9月26日-28日,产油国将召开会议协商冻产,但就在前一个月,opec还是增产,并达到历史高位。opec的表现,让人们不得不怀疑他们冻产的决心。
伊拉克否决冻产协议
8月领导增产的是伊拉克,其供应增加了7万桶/日,至448万桶/日。伊拉克总理haider al-abadi表示,该国还未获得其全部的油市份额,暗示不会为了任何支撑油价的欧佩克协议而抑制石油产出。
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部长卢艾比一上任,头等大事就是要求所有在伊拉克南部运营的石油巨头,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和中石油等重启开发投资计划,提升石油产能。虽然通过新设投资增加产能,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效果,但如果伊拉克现在承诺将产能冻结在当前水平,无异于自己打脸。
冻产能否成为救市良药?
在近期opec产量增加到创纪录的高位,多数参与会议的国家石油产量已经接近产能上限,无疑是在让已经过剩的全球原油库存雪上加霜。当前的油市状态就是高产出,高库存。而需求方面,受到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原油需求不振,一直也未得到明显改善。即便冻产成功,也是将产量冻结在当前这种高产出的水平,对于供应过剩的局面并不能造成丝毫改善。
分析师玉至金典(微信:1991291805)认为,普京想要通过冻产来提振油价,但无论冻产协议能否达成,这一计划恐怕都难以实现。如果全球需求不得到提升,低油价对于俄罗斯的侵扰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