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安倍两年前竞选日本首相时,发誓要将通过消除通缩、打破阻碍经济增长的旧有弊端,结束日本的长期萧条;并承诺要让一个信心崩溃的国家重拾自信。那时他以压倒性胜利赢得了选举;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宣布要举行另一场选举了。
随着日本经济的沦落,让安倍经济学再也无法完好的发挥其作用。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在国际金融中所发挥的作用,安倍头痛不已。尤其是在前不久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媒体不断的报道关于中国积极推进亚投行的一些行动。但是对于安倍来说,他认识到当前真正紧要的不是合作,而是自保。日本的能源完全依靠进口,而在进口的石油运输线上,80%的线路都要途经中国。这让安倍有点彻夜难眠。
日本政府本月初公布最新的经济刺客方案,又是一轮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其政府直接财政支出7.5万亿日元。要知道目前日本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8万亿日元,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
安倍上台初期信誓旦旦要进行经济改革提振日本经济,然而三年以来我们并没有看到日本经济又什么实质话的改革措施。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日本一次又一次的量化宽松政策。
单纯的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让日本债台高筑,对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个不确定的隐患。
日本经济目前水深火热,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正在幸与不幸间徘徊。全球经济近期持续低迷对日本出口影响明显。
日元暴涨旅游业也遭受打击,还记得中国人远赴日本800亿爆买吗?这令孤立无援日本的债务负担远甚于其他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已达20多年,这成为日本经济的一个顽疾。安倍27日宣布超过28万亿日元经济刺激方案,远高于外界普遍认为的10万亿,令国民信心大争,然而全球股市应声下跌却令安倍遭遇当头一棒。
鉴于此,安倍才枉顾现实提出28万亿刺激计划,其实这完全就是在虚张声势。然而安倍的噩梦没有因此结束,日本养老基金管理机构29日公布2015财政年度养老基金管理报告,养老金进入股市债市,亏损高达5.31万亿日元(约合512亿美元),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亏空。
在大环境经济趋势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稳步上升,其话语权也是日益有分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全球多国的重要经济贸易伙伴,牵扯利益关系很广泛。而日本想其经济快速恢复,光靠安倍的“三支箭”经济政策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必须借助外力才能使日本经济恢复,而中国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至从中韩之前签订了自贸协定,给日本在华企业带来压力,中日韩自贸协定日本也一直在谈判中,日本希望能够尽早签署三国自贸协定的心一直没变, 对于今后日本企业在华投资趋势,日企在中国面临劳务成本上升的压力,但绝大多数企业不会考虑退出中国。
它们通过出口转内销、削减其他成本、提高营利部门的利润等方式转变企业战略,适应中国市场。46.5%在中国扩大业务发展方向,多为国内销售型企业,日企希望能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得到双赢局面。
中国的崛起一点都不奇怪,中国已经成功替代日本,在亚洲经济综合实力方面,排名第一,回顾最近十年的变化,无论是科技,还是农业、抑或工业,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在亚洲,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当属日本,虽然现在的日本经济依然发达,但是后来居上的中国,在经济综合实力方面,早已超越了它。
全球焦点:9月4—5日在杭州召开G20金融峰会
G20峰会四大看点:
全球货币体系:今年10月,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将首次正式纳入人民币。中国可能会希望借峰会召开的机会,推动SDR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更广泛使用,呼吁对IMF进行改革,并倡导以更好的方式监测国际资本流动。过去几年,中国在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参与越来越多,并表达了对塑造未来政策的强烈兴趣。
绿色金融:利用金融工具推动环境友好型投资,是今年来自中国的一个主要倡议。随着环保以及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成为中国国内政策的重要议题,绿色金融日益被视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中国可能会呼吁利用更多的政策支持,以解决可能会让绿色金融的发展受阻的问题,比如对溢出效应的衡量、期限错配、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风险管理等。中国自身在这方面的发展迅速,年初以来,中国已发行的绿色债券达人民币1200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5%。
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全球的共识从货币宽松向财政扩张以及结构性改革转变,中国可能会提出在财政扩张,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特别是,中国将希望在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新丝路基金等项目中扮演更大角色。
贸易协定:另一个可能涉及的话题是2008年启动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在英国退欧公投之后,任何关于中国与英国或者与欧盟贸易协定的蛛丝马迹都非常重要。
金融投资市场:
很多投友问我投资到底能不能赚钱?在我看来,其实投资就像开车一样,开车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事故,但是只要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违规,带好刹车控制好风险,我们就可以将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甚至不发生。
笔者文雨霸金,个人薇-信:zwy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