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回升,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9月1日24时开启,迎来“二连涨”,创下今年以来最大涨幅。
2016年以来,国内油价共经历16次调价窗口。累计下调汽油价格515元/吨,柴油价格500元/吨;上调汽油价格780元/吨,柴油价格755元/吨。
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在每桶47-49美元左右震荡。截至8月30日收盘时,当日,美国WTI原油期货跌0.63美元,报每桶46.35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跌0.89美元,报每桶48.37美元。虽然国际油价近日走跌,但由于本周期初国际原油处于相对高位,整体抬高了原油移动均价。
本人认为:本轮涨价主要得益于产油国有可能达成冻产协议的利好预期,在欧佩克会议9月召开之前,冻产协议的消息持续发酵,油价还将有小幅攀升空间。
此外调价落实后,国内主营成品油批零价差有望扩大,届时加油站零售利润将延续高位,加之后期将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销售量将有一定提升,预计三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零售利润同比仍将上涨。
下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9月18日24时开启,预计国际油价难以持续大幅上扬。
在缺乏伊朗、伊拉克等成员国配合的情况下,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减产或限产的可能性不大,即便限产,目前产油国石油产出大多维持在高位,油市供应过剩的局面短期仍难改善;再加上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等因素,国际油价上行阻力较大。预计9月份国际油价将在50美元/桶附近价位运行。
综合而言:供应过剩问题会对油价施加新一轮压力,与此同时,美元走强以及多头的利空影响有望产生叠加效应,原油或出现回落,40-50美元的区间运行模式还会延续。
具体的国际原油市场
美国WTI原油10月期货周三(8月31日)收跌1.65美元,或3.56%,报44.70美元/桶,盘中最低触及44.52美元/桶,8月大涨7.48%。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周三收跌1.33美元,或2.75%,报47.04美元/桶,盘中最低触及46.78元/桶,8月劲升7.72%。
隔夜公布的“小非农”ADP数据表现靓丽,美元指数受到提振攀升至三周高位,不过,随后出炉的芝加哥PMI指数远不及预期,美元指数回吐全部涨幅转而下滑。美元涨势暂时受阻限制了油价的下行空间。
原油交易提醒
周四(9月1日)亚洲时段,投资者首先稍加留意早间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数据,盘中澳大利亚公布的7月零售销售数据,会给澳元短线走势带来一定的影响。接着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的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两个数据,这两项中国数据会给早间全球市场风险情绪带来重要影响。
欧洲时段,欧元区方面,投资者迎来一系列欧元区制造业PMI数据的考验,近来疲弱的数据使得市场对欧元区经济越发担忧,如果本次数据再度表现疲弱,那么会大大增加欧洲央行进一步放宽政策的预期。英国方面,投资者关注英国的制造业PMI,近来一系列英国数据表现良好,关注该数据是否能够延续良好的势头。
纽约时段,市场又迎来一系列美国数据。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当周初请失业金数据,以及稍后公布的ISM制造业PMI和营建支出数据,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将会直接影响美联储施政,这也放大了这些数据的影响力,投资者需要密切留意。
作者:微//信ID:yinfenges 文/银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