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月光族,经济学家为何还骂我们不消费
这点储蓄,养老治病都靠它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老本就吃完了。
国产经济学家们总喜欢讲一句话:中国的储蓄率太高了,恨不得都高达50%以上了。老百姓手里有太多钱趴在银行账上不动,导致中国消费不振。
然而这种高储蓄率的说法总是显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格格不入。要知道农民基本上都存不下几个钱,而城市里面,写字楼民工们也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即便是更高层的金领银领们,也都要纷纷的跳进买房按揭的坑里去,为了每个月的房款焦头烂额,连买个包包都要计较半天的。
这所谓的高储蓄率,到底是从哪来的?难不成凤毛麟角的几个大老板,竟然就把这近14亿人口的大国的储蓄率推高到惊人的程度?中国的储蓄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居民储蓄率的计算口径有两个,最常见的是收入口径,也就是年度新增储蓄额对年度居民总收入的比值。通俗来说,就是大家会把多少税后收入拿去存起来的意思。
中国的储蓄率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曲折过程。1998年到2008年,储蓄率逐步震荡上升。而从2008年到2015年,储蓄率则呈现逐步下降之势,2015年已经跌到了13%!
综合来看的话,我国这18年来的整体储蓄率水平,也只不过是20%,而2014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储蓄率已经只有13%了,比整体水平低了足足7%。这意味着近两年,中国人已经不储蓄了。
另外一个计算口径比较复杂,GDP口径。GDP其实是个增加值概念,通俗的说,就是一年下来,全国的所有经营主体创造的税前利润之和。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目前全球的平均国民储蓄率为25%,而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有56%,高居全球前三。
我大中国不长脑子的国产经济学家,总是拿着人家的这组数据痛骂中国人不消费,让城市里的小清新月光族们一听到就不知所措,明明都消费到房租都付不起的地步了,还要骂咱们不消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啥意思。
关键问题在于,世界经济组织口径中的“国民储蓄率”中的“国民”两个字,不等于“居民”,它还包括了政府、企业的新增存款,以及净出口数据,计算的是整个国家的财富净增长,跟我们通常所称的居民储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下表我们给出了1998年至2015年的GDP口径的居民储蓄率数据,不好意思,这一次计算的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综合来看,只有9%。
我们的国产经济学家们在引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时,刻意混淆了“国民率”与“居民储蓄率”的区别,为了自圆其说,他们甚至在各种文章中干出这样的蠢事:不用每年的新增储蓄额作为计算储蓄率的分子,而是直接用年度储蓄余额做分子,然后假模假样的鼓励国人加大消费。这种算法简直就是糊弄老百姓。
我国宏观税负恨不得比欧洲还高,社会福利恨不得比非洲还低,所以储蓄率维持在30%以上,每挣10块钱,把其中的3块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才是国民最合理的选择。然而我大中国的真实居民储蓄率,无论你用什么口径计算,也就是在10-20%之间。
在养老疾病失业问题上,能救命的,就是自己家里辛辛苦苦存的那两个钱了。在数据上,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年报,我国拥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3.54亿人,占比仅为31%。另外一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在已经覆盖了5亿农民,可惜一个月的养老金平均只能发50块钱。
在医疗保险方面,报销比例较高(约7成左右)的职工医疗保险只覆盖了2.89亿人,再加上报销比例较低(约5成左右)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若干富裕地区搞的新农合险,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人口总数也只能达到6.66亿,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也就是48%。
至于失业保险,这玩意在我国基本上就不存在,要申领失业保险金,程序艰难得犹如修炼成仙。我只给出这么一个数据就够了:2015年我国成功申领到失业保险金的总人数,只有227万人。
整体来说,我国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上,医疗方面相对来说还算勉强,养老就是一塌糊涂了,至于失业救济,从来不在这个国家的考虑之列。当然了,就我国在医疗保险上这个48%的覆盖率和最高7成的报销率,要拿出去跟欧美比,那也一定是没法比的。欧洲就不说了,基本上是百分百公共医保覆盖率,以及百分百的费用报销率。
虽然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储蓄余额现在看着还挺高,52.66万亿,但这是大家手里的一点子老本,能存到现在都不容易,在这个零福利社会,养老治病都靠它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把这点老本吃完了。所以,以后如果再看到有国产经济学家惦记着国人的这点救命钱,拿高储蓄率出来扯淡,鼓励大家把存款拿出来消费,大家直接大嘴巴子上去扇死丫的就对了,扇完了再踢几脚,顺带吐几口唾沫。要不这样,简直不能消大家伙的心头之恨。
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储蓄根本不能抵御通货膨胀。想要实现资产增值,我们可以从投资入手,但切记“不可以家庭生活的必须费用来投资” 。笔者从事现货原油/沥青、白银铜等贵金属分析,对此感兴趣但却无从下手的,或者在投资方面收益不理想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JZML11(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摸金霸主
  摸金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