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退欧可能意味着坏事连连
英国决定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一事如地震般引发强烈冲击波。这场大震荡并不会造成物质上的破坏,它不会引起洪水淹没农田,不会烧毁工厂,不会导致大桥坍塌,甚至连一杯小小的威士忌也是安然如故、悠然等待品尝。真正会在短时间内受到冲击而产生剧变的是心理和政治因素,如个人及社会期望、英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选择等,从而增加各种不确定性,让人们越发难以做出理智的决定。最重要的是,从对外贸易法规到跨境人员流动条例等关乎经济的法律法规更是亟须为此做出巨大调整。以上种种清楚反映出,现代经济中的“竞赛规则”是根本且至关重要的。如今的形势并不乐观,但却是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们一展宏图的好时机,因为有太多的问题亟待解答。
最常被讨论的问题包括英国退出欧盟短期内的后果有几何。在6月23日的退欧公投上,英国人投票选择退出欧盟,这之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会下降多少?失业率又会上升多少?英镑是否会持续走弱,同时瑞士法郎回升走强?苏格兰会否脱离英国而独立?又有多少来自东欧的移民要离开英国?伦敦的房价有可能下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且不容忽视。
但我认为,受英国退欧影响更大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和未来世界走势。
若是卢森堡、马耳他、斯洛文尼亚或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决定脱离欧盟,人们也会感到忧虑与困惑,但换作英国退欧,问题就更严重了。亟须弄清的一件事情是,为何留欧明显能给英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然而英国民众的投票结果却与此背道而驰。对于这一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的脱欧问题专家要比一般的经济学家更具优势。全民公投中选择脱欧的英国人占了51.9%,但这之中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事后更是承认脱欧是一个重大历史错误。
理智的人通常要根据既有信息评估个人利益得失,再做出行动,但有时信息会被操控甚至被伪造。当初若干政客、媒体的煽动行为以及扰乱人心的宣传何其广泛,致使数百万英国民众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继而做出非理智的判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人选择留欧,但不能说英格兰和威尔士人最终选择脱欧是有意将自己推入火坑,他们也许对一切知之甚少,不久之后也将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追悔莫及。
政治家、知识分子、新闻记者和分析师等构成的圈子主导了社会舆论观点的形成,他们也因此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民主是个好东西,其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我们依然要小心谨慎,因为人们也许会被情绪牵动,又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根本无从得到全面且可靠的信息,因此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等同于是正确的选择。
去年的希腊公投便被看作是不合时宜的,今年6月英国自取灭亡般的公投亦是如此,而意大利将于10月举行的公投更是欧洲的大危机。也许我们或多或少会表现得鼠目寸光,因此未能考虑自己做出选择的长远后果,也不会思考每一个决定相互之间的关联。如此看来,英国退欧便可能意味着坏事连连。
“新实用主义”是历史转折期的最佳选择
讨论英国脱欧,不仅要从经济和欧洲大陆方面入手,还要着眼于它在全球背景下的影响。如果唐纳德?特朗普最终赢得美国大选,如果俄罗斯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尤其针对北约东扩问题),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再次放缓,那么在未来,不仅是英国和欧盟,我们都会陷入绝望,正如我在《真相,谬误与谎言:多变世界中的政治与经济》一书里所提到的那样,陷入到更大的危机之中(an Even Bigger Crisis,EBC)。
但我仍然愿意相信政治家们有能力洞察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当下正值历史的转折期,政治家们或许会表现出远见卓识并坚定反对民粹主义,但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抛弃新自由主义乌托邦的幻想,毕竟它不是应对越来越多难题的万灵药,反而在满足少数人利益同时牺牲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另一方面需要破除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官僚化解决问题的错误观念。我们该走一条“新实用主义”的道路,在国内、国际和全球经济范围内让市场制度和国家干预完美结合协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