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吴晓波去年写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这篇文章引起的热议吗?小到马桶盖避孕套,大到丰田本田汽车,国人对去日本购物的热情一直在上涨。去年“爆买”一词获得了日本流行语大赏,日本商家也表示“数钱数到手抽筋”。
中国人的“爆买”给国内消费低迷的日本带来了希望,也刺激了大部分日企的发展,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爆买”也让不少日企患上了“爆买依赖症”,一旦失去入境消费的支持,这些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从2016年的数据看出,国人赴日本的热情在上涨,但是购物的热情似乎在下降。据日本百货店协会6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百货店4月的免税品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3%,是2013年后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导致日本损失近226.4亿。
受到销售额急剧下降的冲击,日本知名的大型家电销售商“山田电机”今年5月黄金周刚过,就低调关闭了在东京新桥站的店铺。它是2015年春天才开的免税型店铺,被公司视为推进“爆买经济”的战略一步。
部分人将销售额减少归咎于赴日消费的人数减少,然而,据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统计,1~4月访日观光签证发放件数同比增长15%,5月份外国消费者人数约23万人,比去年同月成长 12.7%,但每人购物金额约5万7千日元,较去年同月大幅减少了26%。
旅游人数在增加,销售额却在减少,“爆买”退烧,给一直依赖于入境消费的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般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日元贬值,买日货不再显得划算。2015年5月底,日元对人民币汇率降到0.049左右的谷底,每100日元仅相当于人民币不到5元。人民币购买力大增,日本高端消费品变得相对便宜,导致赴日消费的人大增。但截止到今天,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升到0.0632,而且依旧有上升的趋势,仅考虑汇率影响,日货相对去年5月底已涨价逾3成。对于精打细算的中国人来说,此时不买日本商品才是理智的。
二是中国税收政策冲击代购,中国刺激国内消费抑制了对日“爆买”。4月中国政府为了鼓励消费者在国内消费,对从国外购买入境的商品提高了关税。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高级腕表的税率从此前的30%提高到了60%,酒类和化妆品等的税率则从50%提高到了60%。这就使得火爆了的日本代购出现了亏损,很多代购商撤出市场。
三是关注点从“购物”转为“体验”,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从商品到体验,从购物到文化,从买买买到深度游,中国游客的消费观念及行为正在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游客由购买电饭锅等高价商品转为购买糕点杂货等,消费方式也发生变化,例如中国人的旅行目的由购物变为泡温泉等。
情况也并非那么糟糕,为扶持跨境电商,中国今年在全国12地开设跨境电商试验区。试验区内设有保税区,可进行进口、保管无关税等状态的商品。电商从业者经由保税区进行商品的网上销售,可以简化通关手续,抑制物流成本。这对日本来说就多了一条出口的渠道,只是成本不再像以前那么低了。
日本受到泡沫经济崩溃影响,经济长期低迷。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显示,日本经济极度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因此造成了外来旅游消费稍有风吹草动,便让企业绷紧神经的现象。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直让日本从中获益,但日本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发展战略,哪天出口和外部需求没有了,日本经济或许也就走到头了。
纵观国际形势热潮,再论中国经济展望。了解时事新闻、直击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剖析世界金融、分享投资技巧、给与最新的行情分析、助你捕捉站在金融前沿。如果你还在原油、天然气、白银、铜等贵金属投资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咨询本人,欢迎探讨交流。☆原油/铜/技术分析薇-信:199129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