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亚洲风暴期间,普京就曾在他的一篇博士论文(学霸总统)中提出:俄罗斯要摆脱深刻的危机,并在质的水平上重新恢复强国的地位,最重要的出路就是重点发展能源矿业和原材料领域,克服经济危机的速度,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技术的创作等一系列事关俄罗斯联邦未来的决定性因素,完全取决于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的规模和理性缜密决策的思维的能力。在这期间,普京就开始思索俄罗斯未来的大国崛起之路究竟该怎么走。从他论文中不难看出,普京认为重点发展俄罗斯的能源行业也就是能源战略。
最新消息是,意大利总理伦齐将亲自率团参加今年6月的圣彼德堡国际经济论坛并与普京举行会谈,而此前他刚刚参加了“秀”欧美恩爱的德国汉诺威“迷你峰会”。加入对俄制裁给意大利造成了36亿欧元损失,消息人士称,伦齐将向普京提出取消食品禁运的问题,作为交换,意大利可能在欧盟夏季峰会讨论对俄制裁问题上持“亲俄”立场。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工业文明的上游就是能源——石油、天然气、核能三个领域被普京通过十几年的布局一个个悄悄的搞定。一旦被俄罗斯完全掌握住了能源的上游,这就意味着它可以改变国际贸易的条款,可以颠覆石油美元体系,这是美国最担心的。因为美国的霸权,包括军事霸权,科技霸权,人才的优势,都是建立在美元霸权的基础之上的。于是,美国携手欧盟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更严重的是在石油价格上动手脚,卢布贬值油价暴跌双重打击之下,俄罗斯的经济面临土崩瓦解。
在欧洲日益陷入困顿的背景下,俄罗斯对欧外交似乎慢慢打开局面。当克里姆林宫逐渐意识到欧盟的主要问题是“将部分主权让渡给美国”时,它开始减少对布鲁塞尔的期待,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双边乃至地方层面。当然,奥巴马大概也不愿承认,恰是华盛顿积极主导的北约东扩与乌克兰危机中断了将俄罗斯纳入其中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更不愿意承认,恰是因为伊拉克问题上的异见,美国人对欧洲做了“老欧洲”与“新欧洲”的分割,并一直利用其之间的分歧左右布鲁塞尔的政策走向。如今无论在欧洲还是其他地方,它的打压异己、拉帮结派并没有给自然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增添动力,反而常常起到反向作用。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里,要想成为赢家,非得掌握话语权不可,而话语权则来源于自身的实力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实力。在这方面,俄罗斯给中国不少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手段。但我们除了这些手段,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学学其他好的地方。
笔者琦媛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对现货原油(沥青)、天然气、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对现货投资有兴趣却 无从下手,或已经在操作但并不理想的,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多年的投资经验,给予大家帮助。指导薇-信:21052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