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撰/若水话金
导读:英国“脱欧”是上半年市场最大的风险,美国大选是下半年最大的风险。但是,有这么一颗“不定时炸弹”才是金融市场最惧怕的风险。皆因没有人说得清,似乎也无法真正解决。
长久以来,对于中国经济都存在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北京方面审慎的技术官员们总是可以通过财政刺激促进增长,并维持中国金融机构的运转。鉴于官方公布的赤字数据乐观,这种观点一直以来都被广为接受。
然而,现实正变得愈发残酷。中国的公共财政状况比想象的还要遭:债务水平飙升,但经济仍举步维艰,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越来越难以为继,缺乏改革或许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今年赤字水平相对适中,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债务量相当于经济的46.8%,处于可控水平,在184个国家中排名100。表面上看,似乎中国能应对任何的经济增长放缓。
但是,表面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暗涌。IMF的数据仅覆盖了政府债务,并没有涉及到省市级别的债务。中国逾80%的公共支出来自地方政府,这说明IMF的数据缺失了重要的一大部分。假设这些地方政府去年所承担的法定债务上限总量为16万亿元,等于公开借款翻倍,总债务量占GDP比例则上升了47%
即使是上述假设实际上也是低估了中国的债务。中国国家审计署2013年进行的一次检查发现,中国的未偿债务余额达到了18万亿元。换言之,中国的债务水平三年前就已经超越了法定限制。自那以后,地方财政更加恶化。去年IMF预计中国债务总量占GDP比例为10%,而高盛则认为实际已经达到了15%。这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意味着总赤字水平等同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甚至可能更糟。
然而,中国政府仍拒绝公布真实的债务数据。规避债务限制的地方政府经常(公开或暗中地)担保资产负债表外的贷款,并按各自所需成立国有企业争取项目。去年,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惊人,以致北京方面不得不委任国有银行进行债务转换以提供紧急援助。
此外,投资者及评级机构难以辨别中国的政府债务与私人债务之间的区别。通常认为,大多债务缠身的国企或利益企业背后,均有中国政府的身影,而投资者倾向于相信政府将会对大多主要企业及项目提供支持。
目前为止,这些投资者还是对的:哪怕违约率不断上涨,因担忧会引发危机,政府仍不让任何主要企业倒闭。然而,中国银行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大,公共债务比官方数据所显示的还要严重,并持续在上涨,而中国政府已经深陷其中。
北京方面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解决现时的混乱情况,其中去杠杆化应为当务之急。限制地方政府借贷会刺激他们寻求新的途径掩盖债务,而这只会使得债务问题更难以控制。有效的方法应是允许“僵尸”企业倒闭,减缓投资率及接受GDP增长放缓。
然而,中国政府似乎更依赖于凯恩斯乘数,寄托更多的经济刺激能解决现有问题,正如其10年前所做一样。但是,2000年左右是独一无二的时期——当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的出口收汇,且预算神奇地自我平衡。而现在,中国政府必须接受这样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否则,不断积累的坏账,高达两位数的赤字,摇摇欲坠的金融系统将只会日渐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悲观的投资者预计人民币将会大幅贬值,如果中国的债务无法永远膨胀,那么其必须停止下来,无论是主动地还是被动地。
若水分析:原油从四小时走势图来看K线指标触顶回落,并且KDJ指标死叉向下发散,加之CCI指标向下运行。预计短期会有一波回落,今日操作思路回落做多。
浙商油亚盘操作建议:
1、关注2165一线,不破多单进场,止损追小,目标2195;
2、若行情回落2135一线,多单进场,止损20个点,目标2170;
3、以上建议以浙商油为主,今日操作思路回落做多为主,更多实时分析请联系本人。
在市场波动中有80%左右的时间都是震荡的,只有20%左右的时间是单边上冲或者下跌,那么积小胜为大胜就是长久立足的制胜法宝。无论是赢或输,你都要坚持原订的理财计划。放肆总在投资前,哭泣总在交易后。泼在你身上的冷水,应该更像石灰一样,别人越泼冷水,人生越沸腾!笔者微信:zy13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