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6日报道称,中国大力抛售美债和美股,这让投资者担忧,“也成为衡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健康的晴雨表”。
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以来已减持20%的“战争基金”(即美国债券),用以稳定人民币和抑制资本外流。报道同时表示,尽管有所减持,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债券“也已获得全球影响力”。
报道称,中国持有的美国股票仓位也大幅减少。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国持有的美股市值从3270亿减少至2010亿美元,缩水38%。
相比之下,国际投资者平均只减少了9%。彭博社分析称,中国对私人资本管制非常严格,而且2015年中国私人持有国外股票数据保持平稳,所以以上减持“主要是来自政府”。
彭博社引述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赛斯的分析称,随着人民币再度贬值,出售部分股票来筹集现金“是可以理解的”,抛售美股可以让中国央行获得更安全和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同时将目光投向美国国债以外的市场也非常重要,考虑到标普500指数在过去13个月的下跌,抛售美股可能是明智之举。
不过美国网站“零对冲”对此表示担心:“中国清空美债后会发生什么,谁都猜不到。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会不会有人加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售美债?
而最好的问题是:美联储是否会坐视美债最大的持有国清空持仓?”文章引用花旗银行的分析说,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共计持有外储54910亿美元,假设他们一年内将储备削减10%,就相当于美国GDP的3.07%。
“中国那么大手笔抛售美股,在过去还没听说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国书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现在还不确定中方这么做的意图,但这显然是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中国的金融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我们终于也有能力让美国的金融市场产生波动了”。
中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减持美国国债!
来自全球动荡的威胁将提升美国国债需求;道富、贝莱德认为中国经济减速有助于美债需求
据美国媒体报道,可能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以空前的速度减持美国国债对美债是个坏消息。
毕竟,作为美国的最大海外债权人,中国向美国提供了数千亿美元来帮助弥补美国预算赤字,这个局面自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明显。尽管美国国债市场规模膨胀到创纪录的13.2万亿美元,但中国对美国国债的超大胃口近年来一直是抑制美国融资成本的关键。
其中包括比利时的美债持仓,分析师称中国借比利时托管账户囤积美债
不过对许多债券投资者来说,基本上没有理由引起警觉。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抛售可能在短期内压制美债需求,但事实上,中国正在筹集数千亿美元来支撑不断减速的经济以及遏制资本外流的做法,越来越引起市场对全球增长本身是否也岌岌可危的担忧。道富和贝莱德认为,从长期看,这反而有望提升美债作为避险工具的吸引力。美国国内共同基金创纪录买进美国国债,可以抵消中国的任何需求减弱,有助于控制美国的融资成本。
“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下降,而美国国债在储备中占到很大一块,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国内的)全力支持”将提升美债需求,道富北美宏观策略负责人Lee Ferridge说。问题在于“如果中国经济减速,那(全球)增长从何而来,这是进入2016年以来一直困扰许多人的疑虑。”道富管理着2.4万亿美元资产。
这些担忧令美国国债发挥出色,因中国股市从年初开始的惊人暴跌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并促使投资者涌向最安全的资产--美国国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五跌到两个月低点2.12%,该收益率2015年末收报2.27%。
尽管市场警告,提醒投资者要小心中国的抛售压力可能会削弱美国政府举债和债务再融资的能力,但美债需求依然保持活力。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约有1.4万亿美元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以往几年,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政界人士,都一再声称中国持有的美债对美国的独立性构成威胁。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2015年前10个月,中国累计减持约1,870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个数据包含了分析师所称中国借道比利时的金额。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了5000亿美元
假如这个局面维持不变,将成为按年度计算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目前发生的一切都早有信号发出。12月份,随着20年来一直助推中国增长的外资撤离,中国央行为遏制人民币大跌,消耗了创纪录的外汇储备。
中国央行没有回复彭博寻求置评的传真。
外汇储备显着降低,人民币意外贬值,助长了市场的疑虑。他们担心,作为全球最大增长引擎之一的中国经济将拖累全球其他经济体。12月份,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6.5%,增速将为1990年以来最低。
在贝莱德看来,对债券投资者而言,这一点比中国减持美债引发的暂时供求问题重要得多。
尾声:
本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经济学”研究,今日能够相识便是有缘,对目前经济现状或对投资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闻老师威\信:yyzj828 解读当前经济动态,实时掌握全球金融,同时解析(天然气、原油沥青、黄金、铜、白银,铝,镍,期货、股票)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解读当前经济动态,实时掌握全球金融,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文\一妍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