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市场此前对多哈会议的成果没有抱什么期待,但这次会议还是让人觉得糟糕透顶了。会议将产油国间为了利益而互相争斗的“丑恶”一面暴露无遗,再次突显了OPEC信誉已然受损,平衡油市的责任其已无法承担。对产油国来说,多哈会议的结果糟糕透顶——冻产协议都未能达成。这使他们之间的分歧,以及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无能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
外界对此次会议的期望顶多称得上比较温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消息人士预计能达成冻产协议。但最后就连这点可怜的希望也破灭了:沙特阿拉伯坚持要求伊朗参与冻产,而刚刚摆脱制裁束缚的伊朗不愿从命。从产油国的角度来看,若能达成一个包括伊朗在内的、能改变市场对石油供应量看法的协议是再好不过了。一个能让人接受的结果是达成协议,把产量冻结在已经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水平,同时允许伊朗在恢复到制裁前的出口水平后再参与冻产。但最终结果证明,沙特为了不让伊朗从价格和出口双升中大发横财,不惜忍受更多的痛苦。多哈会议实际上是给油市按下了“复位键”,让它回到了产油国最初出现一丝限产希望之前的状况。
虽然冻产协议并未达成曾一度打压市场人气,但科威特原油工人罢工的消息缓和了市场压力,加之市场已经对未达成协议有了一定的预期,所以周一油价摆脱了早盘的颓势,收回了大部分跌幅。
========================
2016.4.19(财经,原油评论)
刘煜贤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