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黄金短线--秀秀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嘴角的弧线づ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我要打卡

【子寒论金】在经济发展的低潮期布局未来
  于子寒 2016-07-21 10:43:56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困扰,我们也有我们的麻烦,如何去在一个全球化的框架中取其利,去其弊,增加未来的机会。
 
  中国正面临着自己的挑战,外汇太多是一个负担,该放到哪里去呢?我们有钱,但不等于有投资能力,所以很长时间里主要是买美国国债,对此国内批评的声音也有很多,但不买美国国债我们去买什么呢?这种有钱却不知道如何去投资的感觉着实很难受。
 
  这种难受还会带到到国内。一美元进入国内,要保持汇率稳定,就要付8元人民币。而在一个时期内,我们不能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得太快,否则出口受不了,沿海受不了,几千万农民工也受不了。要维持汇率稳定,就得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当这个量超过了市场上的资本供应量、商品供应量、要素供应量和服务供应量,资产价格就会出问题,一不小心,就会让消费品价格的增长速度变得很高。一个房价问题让政府忙了多少年,现在房价刚刚降下去,其他消费品价格态势又紧张起来了。
 
  所以,不要以为我们是贸易顺差的就一侧什么都好,顺有顺的麻烦,面对的全是新局面。在我们没有预料的全球大时代,自然有挑战等待着我们。
 
  我们是怎么转为高位下行的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点:
 
  第一,过于依赖出口。我们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太大,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完全没有发言权。华尔街金融一哥,中国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跑去华尔街学习,后来老师出问题了,我们仿佛挺开心的,但华尔街一出问题,美国的消费也随之出了问题,我们的出口就突然下降了20个点。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另外一面,这是有挑战性的。
 
  所幸的是美国托住了,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这也要引起我们的警示,市场出问题了有政府出手,而万一哪天政府出问题,谁能出手相救?到时候就要靠勒紧财政收支。所以全球的总需求量不足,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也会随之放缓,发达国家的需求更是下降了,对我们的冲击力大一点。
 
  我个人的看法的话,高位下行难对付。所有企业的经理、CEO、老总、甚至地方领导人,还是想念过去的好日子,渴望能有一个快速的动作回到以前的速度,还是14%、15%的增长率。但这就像滑雪一样,惯性非常大。所以只能去适应新常态,想快速回到以前的状态不太现实。
 
  第二,多年过热。因为货币在往市场里钻,多年中行政调控手段用得非常多,现在政府要抓的是减少审批。各位读者碰可以注意到,其实没有什么审批是计划时代留下的。每年调控地价房价,所有的投资品价格都被下调,控制不住怎么办?那就通过行政手段发文件嘛,一个部委不行,就6个部委联合行动。这对中国经济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国家调控是为了防止翻车,一旦有了审批权,在微观上是很顽固的,很难处理掉。经济上行的时候可能不怕,经济一下行,便会发现我们的经济体内存在不少的小刹车,这些摩擦系数加大了进一步发展的难度。
 
  第三,真实利率的迅速转正,物价指数相当之高。物价很高的时候借钱就相当于是拿资产,谁借钱就可以形成资本,所以信贷的意向很强。我国改了30年,到现在任是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体系,等经济往下行的时候,这个力量就越大。物价降低的时候,名义利率变成正的,高额负债,谁不负债谁吃亏,等到经济一变脸,高负债就把经济的波动放大了。股权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好的时候多分钱,不好的时候一起熬着,但借贷就不一样。好的时候借贷,觉得利息很低很划算,等到市场一翻脸才发现:自己怎么借了这么多钱?心里承受不住跑路、跳楼的人就是这样来的了。
 
  第四,创业动力。我们在穷的时候想着去创业去打拼,这些年富裕了,创业的动力也就不如当初了那么强烈了。最近政府加大了刺激消费的力度,让消费发展的更快,但是我们投资的实际利率可以比作一把刀,里外里都是它。好的时候一波动,债券为主的金融结构变会放大这种波动;但物价一下来,14%、15%的增长率一下子就回落到了7%到8%。
 
  利率的下滑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成本不变卖价下跌,债务负担变大,产能过剩,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虽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利益跟挑战是并存的。为什么叫“新常态”?首先我们要了解大格局,这个局面并不是偶然因素形成的。中国的高速发展就是受益于全球化,而金融危机正是全球化的一次挫折,这次挫折必定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在短期内很难调整过来,但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在低潮期,不光要只顾着处理手上的烂摊子,更要放眼往后,去布未来的局。
 
  在我看来中国把经济搞起来的机遇还没有失去,经济起来了,工人们的工资还没有追上,我们的机会还很大。
 
  很多人说中国的开放已经不可取了,对外的依赖程度太高,所以要收缩,以内需为主。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外需还存在很大的潜力。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刷后,全球总需求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把七个最大的新兴国家的经济总量放在一起与七个发达国家放在一起总量是相当的。中国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方面,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总喜欢去一味的模仿其它发达国家,靠着现成的购买力、现成的基础设施、现成的服务,生意一帆风顺。在现在正在长大的全球新兴市场的板块里,真正的产能过剩的出去的又有多少,贸易、投资的后续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低海平面竞争,纵使我们的人工和土地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比较廉价的了,但比我们便宜的国家也有不少,中国的产业开始向外走出。现如今我国的农业收入占10%,而农村户籍人口占65%,这些人口中的17%是常年在工作在城市中的,这正是国内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只有通过城市化去解决这个问题,在城市化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解决问题后带来的机会,都是相当惊人的。
 
  不少人说中国的人工,土地,还有税收的提升让我们失去了竞争优势。其实不然,工资跟生产率的提升永远是同步的。中国产品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产品我们都有能力自己生产,质量也日益提升,但任然就差了那么一点,这导致商品质量跟收入水平和消费市场的要求。在网购平台看一看,就会发现同类产品,进口的总是比国产的卖的好,为什么?因为人家品质过硬。所以我们急需进行一场制造业的品质革命,让中国制造不止局限于价格优廉。
 
  最后来说,中国的快速发展滋生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问题也很大,人人平等当然不现实,但其实真正让老百姓感到不满的其实不是不公平,而是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掌权者,官场腐败严重,我想都不用我多说中国滥用权力的情况,各位心中也有数,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经济发展的再快再强也于事无补。只有通过深入的改革,把权力关到笼子里,让群众真正感到公正。
 
  全球化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的看法是:全球化带来的正面影响居多,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当然利益与挑战肯定是并存的,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困扰,我们有我们的麻烦,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在一个全球化的框架中取其利,去其弊,增加未来的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由友财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友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友财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 ,不得转载。若因发文图片引起的版权问题,友财网不承担任何版权责任。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
于子寒 六泰鼎和高级分析师

高级分析师;对于黄金,外汇,股票有较深的理解。2008年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有扎实的实盘操作经验,擅长图标技术面分析,善于把握长中短线分析,有自己独特的分析技法,所谓大道至简,对均线走势敏感。对日内短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关注
总篇数42 粉丝0 人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