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威理财:jw88796
人民币离岸价突然飙升了200点,在岸价也反弹了100点左右。种种迹象显示,自英国脱欧以来的这一波人民币贬值,即将告一段落。而给这一波贬值画上句号的,只能是中国央行。
美元对人民币在岸价周K线图,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下跌代表人民币升值。
2012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在岸价的周K线走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启的那一轮汇改到2014年1月告一段落。人民币跟美元的币值升值到了6.11:1左右的最高位。而启动汇改的2005年7月,是8.27:1。
大家都认为人民币跟美元的比值会升值到4:1,但到6.11就提前结束了。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中国发钞速度偏快。也就是说,钱增长的速度快过了财富增长速度。所以人民币表现为对内贬值,同时透支了对外升值的潜在空间。
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进行了第二轮试探性贬值,虽然此后有所升值,但仍然保留了贬值的部分成果。
第三轮贬值,是股灾救市惹的祸。在去年的政策牛市发动之初、之中,我曾连续撰文反对,并对“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和“国家牛市”做出了最早的批驳,预言了“大牛市带来大逃亡”。
第四波贬值是人民币在获准纳入SDR货币篮子之后发动的,是为了迎接美元第一次加息。高潮是今年1月初的股汇双杀,那一波贬值震动世界,最终换来了美国的合作,以及2月上海G20会议上各国在汇率问题上的全面妥协。
那么,为何央行在第五轮贬值之后,从最近两个交易日开始,有死守6.7的意思?原因很简单:
美日欧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贬值太多,尤其是美国。经过5波贬值之后,人民币实际贬值超过10%,给外贸出口创造了条件。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需要见好就收。
人民币在去年11月30日被获准纳入SDR货币篮子,成为第五种配方。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设立了一个过渡期,这个期限在今年9月30日结束。也就是说,IMF马上要对人民币考核,贬值太多可能通过不考核。
英国脱欧让美联储加息泡汤了,估计在今年12月之前都不可能。这样,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了。
贬值是双刃剑,如果形成预期,将来很难控制局面,资本外流会加剧。
如果今年12月或者明年年初美联储第二次加息,还要在那前后预留一些贬值的空间。
纵观国际热潮,每一次的国际动荡都是投资者的机遇。本人对天然气及原油、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针对近日市场的整体趋势,本人将会进行中长线的布局,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本人微信号:【jw88796】(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