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英国脱欧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仅仅维持了一周,除了黄金等贵金属价格波动依旧走强,国际股市和外汇市场都已回归英国脱欧前的震荡区间。金融市场交易员们渐渐看清了事件真相,英国脱欧事件对全球经济影响果然有限,更多的是炒作因素,曾经的大英帝国多多少少显得有些尴尬。

英国脱欧行动并非短期政治冲动所致,而是过去三四十年来欧盟成员国利益博弈的结局。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英国并没有加入欧元区、同时也没有加入欧盟的签证体系,这样很好的避免了欧盟组织内部多样化所带给英国的财政和政治风险,其中很多英国政客拿欧洲难民问题说事,根本就是在混淆视听。
但是,任何一件事都存在两面性,有利也有弊——正是英国这种与欧盟似近非远的关系,导致了英国在欧盟内部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很明显就能看出,2011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处理中,就是因为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在希腊、西班牙债务违约等经济问题的讨论和处理上,英国被欧洲央行、欧盟、美国、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是中国排除在外,大大打击了英国精英阶层的自尊。足以看出,英国和欧盟更像是两个集体。
我们可以看看著名的“地理决定论”,英国正因为意识到自己是孤悬在外的岛国,所以就必须用海权国家的手段一次来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换言之,英国最担心的是欧洲其他拥有陆权理论的对手联合起来,形成力量极大的陆权国家组织,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将英国边缘化!因此,英语作为世界第一的国际语言,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以此来煽动俄罗斯、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各强国间的隔阂,导致各大民族主义不惜兵戎相见、战争收场。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最终结果都有其因素,从而让地理隔离的英美海权国家稳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可惜,这种“套路”逐渐被渐成规模的欧元区彻底打破了。于是,英美两国竭尽所能的唱空欧元区,从2011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更是给了英美吹鼓组织难得的机遇——通过大肆渲染欧洲国家的财政困难,试图打破欧元区的货币统一,以此获得更多的主权。

事实可见,欧元区经济虽然显得不是那么强劲,但是欧元经济崩溃论只会对英美产生利益影响,并不符合欧洲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大利益,这次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同样如此!此次英国脱欧,所产生的最佳结果就是一种示范效应,带动欧盟其他部分国家仿效为之,最终让欧盟解体。或许我们用道德伦理去抨击不合适,因为这是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对于英国政客而言,即便将欧洲重新拽入战争的泥潭又有什么可惋惜的呢?只要是对自己国家,经济有利就行。
英国脱欧影响甚至会加剧欧洲大陆、特别是欧元区的固有经济模式的走坏。欧元一统欧洲这是英国难以撼动的事实,但正是英国看到欧元体制固有的财政和货币矛盾,英国在此可大做文章。欧盟内部各国间贫富差距也很大,谁都打着算盘想着能从欧盟的大锅饭里多捞一些实惠,最典型的就是南欧国家推延政府治理改革、财政赤字屡破3%的红线。英国脱欧产生的示范效应,让北欧国家势必以脱欧为要挟,加大对南欧国家的压力,南欧的股市和债市面临下跌风险。

对中国而言,此次英国脱欧事件是个难得的地缘政治教材,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西方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至少别再偏信英文吹鼓组织的煽动——这次英国脱欧公投后引发的先例,导致又有很多经济学家开始好奇地寻找第二个、第三个脱欧的国家,这种影响恰好中了英国脱欧体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