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佬老调重弹,货币紧缩搜刮财富,人民币如何面对?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到2008年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在2008年,在美国惹祸之后兜不住的情况下,美国的倡议让G20达成了一致意见来共同救市,全球各大经济体通过货币宽松和经济强刺激政策来达到救市目的。但是那一次G20救市的超强经济刺激,在世界范围内的效果其实也就持续了一两年。
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也连着搞了四轮,直到美国本身量化宽松之后美元不断堆积,让美国仿佛看到了通胀吞噬美国的噩梦之后,紧接着又玩起了加息预期,他从2003年就防风终结QE,到2014年开始强势美元,2014年底终结QE又开始酝酿加息,然后到2015年底才完成了一次加息。而在最近,美联储有在积极推动加息预期,以保证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流回美国市场。而美国,也就是用一次次的加息和汇率调整来不但搜刮世界财富。
对于世界经济体来说,最害怕的莫过于美元对经济的来回冲击。在美联储制造加息的预期之下,日本最早玩起了货币宽松政策,比如安倍经济学,到现在开始玩起了负利率;紧接着欧盟也开始玩货币宽松,到现在也玩起了负利率。通俗来讲,负利率就是假如你去银行存钱,银行不支付利息,反而你需要向他支付手续费。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大银行给企业贷款的力度
相对于美元欧元日元来讲,人民币可以说是世界货币市场上面最坚挺的,而中国也是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迄今为止国内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仍然有1.5%,所里说,中国虽然也有宽松货币政策,但是远不及美日欧。
那么,在美联储大搞货币紧缩预期、玩强势美元霸权的大背景下,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个资格和能力来玩货币宽松以对抗美元霸权。能用货币宽松来对冲美联储紧缩政策的国家,都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首要前提必须保证:
一是强大的制造能力能保证国内的物资供应
强大的制造能力,不至于物资短缺引发恶性通胀,否则货币政策就没有宽松的空间。无论是中国、日本、欧盟,还是其他大的经济体,都有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
二是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足够的外汇储备用来应付资本外流,保证汇率不出现较大问题。像欧盟那样拥有相对较为国际化的货币也有和外汇储备一样的效果。
三是有足够高的储蓄率
足够高的储蓄率保证于银行体系的资金安全,金融体系健全国家经济才能稳定。国家有相应的储蓄率作为保证,经济的需求也就有保证,需求有保证同时又有供给,经济总体抗风险能力就会更强。
在国际市场经济的不断对冲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然提速。数据显示,全球贸易中的储备货币种类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在国际贸易中开始不以美元来作为结算货币,这也是正在蚕食美元的霸主地位。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正在推动以人民币代替美元成为结算货币的货币政策。按照上图中的交易显示,在双边贸易中,一些国家之间也是正在放弃美元,考虑使用其他货币代替。相当一部分国家目前是已经直接开通了人民币的外贸结算业务 。
但是即便这样,说人民币风头盖过美元还为时尚早,人民币国际化还处在原始阶段——仅限于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和范围都不能与美元相提并论,但正因为原始,所以安全;用美元结算虽然便捷高效,却不再安全。牵制美元的霸权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意图,拥有多种选择,美元才不会肆无忌惮。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抗没有前途,无论是在美元主导下的经济旧秩序,还是未来人民币主导下的新秩序,合作共赢都是客观规律。因此美国近期在军事上的行为,在鸡肉、冷轧钢贸易上的行为、在货币上的先抑后扬行为,无疑,都是自取灭亡的途径。
以上纯属笔者个人观点,发发经济牢骚,不认同之处欢迎斧正!
本人对现货原油、天然气、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可以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希望的,不过是给大家帮助。个人薇-信:hfjj3078,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市场数年。现专注于现货分析,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敢苟同,以正视听,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经济之真相”。倾尽狂放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更多策略关注:fhjj3078
文/汇富聚金(hfjj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