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英国脱欧是欧洲经济体内自己的事情,对于新兴经济而言并不可能会形成实质性的打击,但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的是英国脱欧对于美元的冲击是实质性的,这才是让新兴经济体头疼的最大原因。
从二元期市场中个资产的表现来看,英国脱欧造成的风险冲击主要是通过汇率市场的波动来释放的,在公投的结果公布之后,可以看到英镑,欧元,还有一系列的新兴市场货币被投资者抛弃,波兰兹罗提、匈牙利福林以及南非兰特是波幅最剧烈的几个货币。而美元和日元则被当做是避险货币,开始暴涨。加上过去一年美元长期处于升势,迄今为止,美元兑一篮子新兴市场货币已累计上涨逾9.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如果从实际经济情况出发给美元一个合理的估值,那么美元现在的水平已经比合理水平高出10%-20%,围绕英国脱欧事件旷日持久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美元。新兴市场货币的震荡不太可能很快平息。
过去几周,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下跌近3%,也是在这段时间,英国脱欧公投一步步临近,并最终变成了冷酷的现实。算上人民币自去年6月份以来更大幅度的下跌,人民币名义汇率已贬值6%。
货币贬值可能是好事一桩,因为有助于降低产品在海外的售价从而提振出口。这一理论在全球商品需求良好的时候最有说服力。但事实上,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均表现低迷。与此同时,本币贬值也会推高通货膨胀,对央行来说又是一大难题,因为央行现在正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希望通过降息提振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觉得应该加息以避免恶性通胀。
但最大的风险来自债务敞口。由于本币下跌、美元上涨,这些国家的实际债务负担加重,利息支付成本更高。过去10年,新兴市场美元计价债务增加了两倍,一定程度上是受美联储前所未有的超低利率和债券购买行动刺激。
其中,举债最多的是中国,其他国家也积累了不少债务。
新兴市场企业的风险敞口最大。但主权国家也可能面临压力,特别是考虑到企业债务最终可能会算在政府账上,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数量庞大且政府担保债务被大量使用,同时也存在政府被迫解救受困金融机构的可能。
金融危机曾一度导致许多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在经过一段缓慢复苏之后,这些国家的信用质量又开始迅速下滑。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波动并不是那么糟。相比之前,这一次的资本外流相对温和。
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正轨、大宗商品价格持稳、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新兴市场应该能够经受住英国脱欧的冲击。但鉴于英国脱欧可能会引起的骨牌效应,未来出现剧烈震荡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冲击还远远没有结束。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交流QQ/微信:199129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