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畸形发展可以重创一个国家的经济,引爆社会危机,这不是奇迹,而是房地产经常干的事情。比如曾经在美国,在日本,在阿根廷,在西班牙或许还有不久后的中国。
100多年前,马克思描述了工人在阴郁灰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社会机制。而在今天的中国,“异化”在房地产的唯我独尊中,演变成一个社会的“自我套牢”。这里面的政治、社会、经济、心理机制, 并不复杂。
那么,我们来看看经济学上是如何定义泡沫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条分缕析荷兰历史上曾经更离谱的“郁金香狂潮”、“天下第一泡沫”,发现表面的“非理性”背后,却有着符合经济规律和常识的现实。名花也蒙羞
而谈到房产使用权就不得不说房价。北京46万一平的天价过道学区房犹如核弹般轰炸了工薪阶层的脆弱心脏,但这种极其荒谬的现象却不是首次出现。现货投资指导薇信:xdm420610(非诚勿扰)北上广深中心区均价超7万,卖到10万一平的非学区房也比比皆是。然而在这种日益高涨的房价背后,却不是真正合理的供需关系,而是泡沫。
泡沫一词从香港、东京的经济危机开始就不再令人陌生了。对于它的正确阐述应该是销售价格远远背离了当时真正的地产价值。现在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简单的方法去判断,一个地区的房价是否出现了泡沫。
首先就是这个城市租售比,其次是房价收入比例。纵观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尤其是深圳,已经大大低于东京、纽约等以房价高而著称的国际大都市,也明显低于这些城市房价泡沫破灭前的水平。如果任由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租金和房价背离扩大,将蕴含着泡沫扩大的风险。在所有的这些困难背后,昭示的是中国经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繁华背后是风声鹤唳——资产价格过高、人民币估值过高、债务负担过重,这就是最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国民经济主要靠三驾马车来拉动,这三驾马车是指:出口、消费、投资。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外的经济危机一个接一个,导致我国出口疲软,外贸受挫;而在国内居民消费方面,消费率占GDP的比率目前只有35%,而世界平均水平是60%——这意味着我国的内需偏低。三驾马车坏了两驾,就只能靠投资了。
投资什么?基础建设、制造业、房地产。制造业产能过剩,基础建设需求有限,重任就落到了房地产身上——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这也就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房地产泡沫的越来越严重体现在多个方面。现货投资指导薇信:xdm420610(非诚勿扰)树不能长到天上去,高房价带来的资产高估值早已升入“云霄”。面对显然不可持续的高资产价格泡沫局面,市场预测中国楼市资产泡沫必然发展为以下二种结果之一:
1)俄罗斯式的本币贬值,房价不跌,汇率暴跌。这是俄罗斯楼市资产价格持续坚挺的“出清”方式,汇率贬值意味着资产的对外价值已下降,但对内价值仍居高不下,国内居民仍需承受高房价。
2)日本式的楼市崩盘,房价崩盘,汇率稳定。这是日本楼市泡沫的“出清”方式,日元汇率在广场协议升值后保持稳定,但房价雪崩,日本楼市资产的对外、对内价值均下降。
地产业扭曲加剧,“癌症城市”出现,类似的“空城计”如同一场瘟疫在蔓延。从南方贵阳、昆明到北方的滨海新区和营口,从东部小城温州到中部鹤壁、十堰再到西部鄂尔多斯、神木,鬼城魅影闪现。
住宅空置到什么程度,迄今难有官方权威报告,但以公安部门的资材料,北京已有超过380万套的住宅空置,可容1200万人居住;写字楼供应过剩往往是政策引导所致,以一度沸腾的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地方政府给足政策扶持、给足税收减免、给足政策溢价,结果引来的是企业用光政策后,脚底抹油走人,就业增长、产业发展远慢于写字楼建设速度,写字楼大量过剩空关,类似底特律的“癌症城市”出没。
地产癫狂让人迷信,以为每一块地都是生金蛋的鸡。一些“兔子不拉屎”“鬼不生蛋”的远郊和山沟里,超大型城市综合体横空出世。
卖楼时候标榜为魅力无限的“动感之都”,如今一座座成了“死城”,日进斗金的旺铺变了“伤铺”——伤心之铺,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道路两边都密密麻麻地“种”满房子,农村连厕所里都贴上了旺铺销售广告。
一些“鬼城”空灵的背后隐藏着城市发展缺乏实业支撑、资金链条随时断裂等诸多风险,这些本该都到了高度警惕的时候。文/欣瑶点金/现货投资指导薇信:xdm420610(非诚勿扰)但是,政策面混沌、“一句话式”落地细则或者索性不予理会。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经历过类似底特律式的城市衰败和房价暴跌,他们基于过去的经验,迷信房价会永远上涨,上下左右博弈之炽、暧昧之深前所未有。“国五条”出台后,许多地方的“房爷”“房姐”急于吐货,出现恐慌性抛售,二手房成交量异常放大,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贡献了一季度的地方税收。
为此专家们欢呼,“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新一轮房地产上涨周期。至少今年上半年市场还会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态势”,于是更多的“刚需”被引诱进场,基于对继续上涨的恐慌,他们不惜在任何一个高位接下类似股票市场上庄家6000点以上的货,没有人知道泡沫何时破灭。“癌症之城”、“鬼城”魅影迷离,实际上已经一再警示,我们的房地产业没有独特的中国模式可以保证泡沫不破,只是政策暧昧、“难下决心”,相关利益群体为虎作伥,不停地摇旗呐喊,加大对赌筹码。
历史地看,所有资产泡沫都是在这种暧昧、摇摆和博弈中破灭的,面对一堆干柴和雷管,你可以拉长引信,藉以延长起爆时间,只是任何一点意外的火星飞溅过来,那就是一片火海。当年的日本,弹丸之地,房价飞上天,泡沫泛滥时每个人都有喝醉酒的快感,“东京23区的地价就能买下全美国的国土,还能找零”“卖掉皇宫的地块就能买下加利福利亚一个州”“JAPAN IS NO.1”(东京才是全球第一),那真是一个美好的充满呓语的时代。
对于中国房地产来说,那根捅破天的银针在哪?其实人们心知肚明——房产登记制度和基于它的物业税扩围。但在一个侥幸大于理性、贪婪战胜恐惧的市场上,谁也不知道击鼓传花的鼓点何时停下,更多人愿意玩到最后,现货投资指导薇信:xdm420610(非诚勿扰)都以为自己能参加完最后一段“猜迷”游戏再功成身退。尽管管理层一再提示,房产税今年会扩围,但参与者仍然侥幸“不会动真格的”,所以房价连涨11个月,人们只得习惯性接受。
那如果政府要去除资产泡沫,会发生什么负能量的事情?
触动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银行四方的核心利益;房价降到一定程度后,首付较少的购房者可能抛弃已购房产;房价降低必然带动土地价格的下降,地方政府的贷款、融资平台、地方债务都将出现还贷困难;房地产市场会立即降温,开发商无力承担银行贷款;综上所有债务产业链都出现大面积违约,银行作为借贷行为的最后一环将发生巨额坏账;购房者可能会要求退房,由此可能引发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维权事件
而这些问题讲到最根本,就是可能会动摇国家稳定的根基。次贷危机、90年代香港和日本的楼市经济泡沫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历历在目。所以我们也不禁疑问,去除资产泡沫难道没有什么长期的正能量吗?
的确是有的,首先楼市降温,金钱会倒逼入实体经济,而这种中长期坚持去泡沫的做法将会给企业家信心,令大量资金转向实体经济。再从宏观上来说,只有民营经济的心转向了实体经济、只有钱流向了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才有未来和希望,才能彻底解决当下的大多数经济问题。
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地产就是金融,金融就是地产,这个现状不改变,金融就起不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说,熬过资产去泡沫的阵痛,才是最好的危机处理方式。
巴菲特有句名言,当市场疯狂时,多数人都是舞会中的灰姑娘,明知在舞池中多待一会,现出原形的机率就越高,但多数人还是舍不得错过这场盛大舞会的高潮部分。
当然,有个问题是,这场舞会的时钟根本就没有指针,你不知道何时离场是正确的……当舞池中的火苗燃成了火焰,人们争相挤向出口处时,这时最怕的就是一声尖叫——尖叫之后必然是一片死寂。这是多么生动形象而又惊心动魄的警世钟!真希望这句话不会在将来某天用以验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中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随波逐流。对投资(天然气、原油、铜、沥青)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可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关注笔者薇/信 : xdm420610 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