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汉声集团SinoSound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jxy打卡获得20积分
  • jxy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lywmx77打卡获得15积分
  • 金论非凡打卡获得20积分
  • 何小冰打卡获得2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20积分
  • aa123213打卡获得15积分
  • 宝星环球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0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闫瑞祥打卡获得15积分
  • 张尧浠 打卡获得15积分
  • 趋势感悟打卡获得20积分
我要打卡

薛文茜:投资茫茫数十年,你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
  韩凌雨 2020-11-06 14:51:16 8094

薛文茜:投资茫茫数十年,你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

  

  截止2020年7月底,A股中平均每月新开的炒股账户数量,逐渐上升到400万左右。虽然离2015年牛市顶点时每月700万新开账户的纪录尚有差距,但差不多已是过去4年的最高水平。A股市场中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已经赶上2015年的峰值,即每个月3000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

  

  这些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股民和基民,被徐徐上升的股市吸引,加入到投资股市的大军之中。毫无疑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有投资经验,或者经验非常有限。

  

  在文茜看来,如此多的“初次”投资者,在急急忙忙冲进股市之前,应该先扪心自问:我这是在投资,还是投机?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更科学判断自己究竟在投资还是投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有没有信息和知识优势?

  

  只有对于投资的对象有充分的研究,掌握了最重要的信息,理解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和潜在风险,那才可能被称为投资。而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就更可能是投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股市中内部人和散户之间的行为反差。内部人主要指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他们比散户有更准确和更快的内部信息,比大多数人先一步知道自己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不管在美股还是A股,内部人交易都是一个先行指标。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如果市场上涨,同时有大量内部人在那里积极地卖,就说明市场有可能快要见顶了,因为这部分“聪明钱”正在逃离股市,进行套现。

  

  举例来说,2015年A股股市大涨后大跌。但其实在大跌前,内部人已经出售了很多股票。相对于散户来说,内部人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如果散户的炒股方向和内部人反了,它并不代表说散户一定错,但是却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拥有更多信息的内部人不认同我的投资方向?为什么我在买,而他们却在卖?我到底是在投资,还是投机?

  

  另一个例子,是金融衍生品。最近几年,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有越来越多的散户加入到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比如股票期权和可转债。

  

  截止2020年8月底,美国股市中购买股票期权的投资者,大约有超过一半是小型投资者,也就是散户。而大型机构投资者,仅占比25%左右。期权是高度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其定价的背后涉及到复杂的计算。一个散户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条件下参与期权交易,就好像踢野球的业余足球爱好者去踢英超,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确实如此。

  

  美国有热衷期权交易的散户,而中国则有热衷可转债的投资者。2020年5月发生的“泰晶转债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泰晶科技宣布提前赎回泰晶转债后,其可转债在次日开盘即大跌30%,到了收盘进一步下跌达47%左右。导致那些持有该转债的散户投资者,在短短一天之内蒙受重大损失。他们可能根本不明白转债中隐含的提前赎回条款有看涨期权的性质,更别说用科学方法去为之估值了。

  

  这些数据和例子表明,去参与自己不熟悉的金融交易,可能有一两次会因为运气好而赚到一点,但绝不可能长期获利。而这恰恰符合投机的定义:短期碰运气,长期肯定亏。

  


  第二、我是用心情,还是用大脑做的决定?

  

  投资是有数学和统计要求的,而投机则未必。当然现实是很复杂的,并不是所有的投资决策都能够用数学模型算清楚。但是如果完全没有计算,凭着第六感冲进市场,那多半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有学者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实验对象二选一:20%的概率赢钱+80%的概率亏一点点钱。或者20%的概率赢钱+80%的概率不亏钱。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人竟然更愿意选前者,即有可能亏钱的那个选项。

  

  从统计角度来看,这些人的选择很让人费解,因为从数学期望来说,有可能亏的选项肯定不如不会亏的选项。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家选第二种选项则更容易让人理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刺激”。

  

  什么叫刺激?刺激就是你承担了风险,然后完美避过风险,并获得了成功。比如你喝醉了酒驾,成功从饭店开车到家里,没有被警察抓到。这个过程就很刺激。而如果你老老实实坐出租车回家,虽然很安全,但却缺乏刺激感。

  

  刺激的定义,就在于你一定要有“输”的可能。而刺激之所以让人兴奋,恰恰在于它“以小博大”的特点。如果稳稳当当不可能输,那就没有那个“博”的感觉了。因此基于不刺激的选项赚到的盈利,也难以让人感到兴奋。只有在可能亏的情况下赚到的钱,才让人有更大的满足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沉迷于赌博无法自拔。

  

  像这样的购买行为,更加符合投机的性质,而非投资。

  


  投资和投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基于精密计算和风险控制的投资,即使失败了,也不是世界末日,还可以继续努力下次再作尝试。而投机一旦失败,则很可能损失惨重,甚至让你直接出局,丧失了继续“玩”下去的资格。

  

  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为自己和家庭做一个长期的投资规划,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短期可能的高回报诱惑,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投机的陷阱。

  

  本文编辑:薛文茜

  

  联系方式:xwx5973



【郑重声明】本文由友财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友财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友财网立场。未经作者许可 ,不得转载。若因发文图片引起的版权问题,友财网不承担任何版权责任。如有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删除!
字数:0
我来叨两句
最新评论
韩凌雨 黄金分析师

黄金,白银高级分析师,金融学硕士,国际注册高级金融分析师

关注
总篇数92 粉丝0 人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