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任性 让全世界人民跟着流血 文/金铭 笔者微信:jmls668
意图的压力有所缓和,因欧盟的决策者们表示应给予英国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脱欧决定。
意图的压力有所缓和,因欧盟的决策者们表示应给予英国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脱欧决定。
欧盟27国高级官员周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他们一致认为英国需要在任命新首相(可能在今年10月)后再正式知会欧盟其脱欧意向。这标志着最近几日来的口风转变,此前各国外长要求英国尽快(最早在本周)宣布脱欧意向,以便开始脱欧谈判。
在柏林和布鲁塞尔,相关官员表示他们将等到英国的政治混乱局面平息,并为英国回心转意留出时间。
脱欧公投结果对英国议会无约束力。不过尽管脱欧公投造成政治动荡和金融市场冲击,但无迹象显示英国政府将无视公投结果。领导“脱欧”宣传活动的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的观点文章中表示,最终结果非常明确,超过1700万英国人投票退出欧盟——超过英国民主历史上任何一次动议的赞同人数。不过,英国政治分析人士称英国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举行大选。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幕僚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在接受德国地方报纸的访问时称,英国的政治人士应该有再次考虑退欧后果的机会。他还称,现在退出欧盟将会留下很深的伤口,带来深远的影响,而重新申请欧盟成员国资格将会是一个耗时很长的流程。相关采访将于周一刊出。
欧盟官员称,包括意大利和爱尔兰在内的一些欧盟国家的政府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应该给英国重新考虑的时间。布鲁塞尔一名高级官员称,如果英国将公投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欧盟也将这么看。他称,人民今日的民主决定可以推翻昨日的民主决定。
但是主流观点仍然认为英国将退出欧盟,欧盟27个成员国的政府已经达成协议,在英国政府正式发出退欧的通知之前,欧盟不能启动有关英国退欧的谈判。已辞职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周五称,正式的通知不会在新首相上任(可能是10月份)之前发出。
在周日布鲁塞尔会议后,欧盟一名高级官员称,欧盟正在基于英国即将脱欧的假设在工作。但他称,在英国引用欧盟《里斯本条约》(Lisbon Treaty)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之后,有关脱欧协议的谈判才会开始。
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对英国脱欧立场最强硬的是法国。法国认为,不确定性存在的时间越长,给英国和欧洲带来的金融和经济冲击越大。
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称,英国脱欧必须尽可能以最快和最有序的方式完成,同时也要保护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的利益。
但德国采取了不同的方针。默克尔上周六称,在退欧谈判中,她不会采取惩罚性立场。她称,没有理由在这种谈判中表现的不好沟通,谈判应当以理性的方式进行。
这可能是因为默克尔留意到了德国企业界的呼声。德国企业界曾表示,如果英国无法留在欧盟,应该与英国建立一种具有慷慨贸易条件的不同的合作关系。
一位了解默克尔想法的德国官员周日进一步表示,德国假设英国会离开,但如果这一结果可以避免,德国会更欢迎。该官员补充说,任何会威胁英国政治和经济稳定性的情境都不符合德国利益。
与英国之间的贸易纽带如果断裂,德国将付出高昂代价。根据英国贸易统计数据,去年德国对英国的出口额总计607亿英镑(合830亿美元),是英国对德国出口额的近两倍,同时也几乎是中国和美国对英国出口额的近两倍。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数据,去年英国是德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几名外交官称,他们预计英国将寻求达成被他们称为“挪威-”模式(Norway-minus)的协议。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接受欧盟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协议,以此作为进入欧盟这个单一市场的代价。这些官员表示,英国采取这种模式的程度要比挪威更浅一些。
他们表示,英国可能希望对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更多控制,但这样做的代价将是无法进入欧盟服务市场,同时失去令英国金融服务企业有权在整个欧盟开展业务的欧盟通行证。这表明,有可能实现商品自由贸易,但其他国家将寻求从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被排除在欧盟市场之外所留下的空白中获益。
其他欧盟官员表示,英国脱欧将促使欧盟27个成员国内部展开艰难谈判,包括有关数额减少后的欧盟预算的谈判。英国是排在德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三大欧盟预算出资国,贡献了欧盟八分之一的预算。
欧盟外交人士称,假设英国的态度不发生突然改变,他们预计,英国新首相将于11月1日前后触发第50条规定,启动将于2018年10月31日结束的为期两年的谈判期。他们表示,非常希望英国能在2019年5月举行欧洲议会选举前及时退出。因此,英国脱欧的法定日期可能被定在2019年1月1日,届时距离英国正式加入欧盟将有46年
那么且不说二次脱欧公投能否成功,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英国的脱欧结果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英国的任性,让全世界人民跟着流血
<img alt="" data-cke-saved-src="/uploadfile/2016/0628/20160628044358851.jpg" src="/uploadfile/2016/0628/20160628044358851.jpg" 750px;="" height:="" 499px;"="">
从汇率市场到股市,再到黄金市场,从亚洲欧洲再到美洲,资本市场剧烈的波动和亿万资金无休止的杀伐,将今天变成了“黑色星期五”,一个注定将铭刻在世界金融史上的日子。
1992年9月16日,大空头索罗斯狙击英镑,当天英镑对美元汇率暴跌4.03%,这一天是国际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三”,但今天英镑的表现打破并大幅提高了这一纪录。截至发稿,英镑对美元汇率跌幅高达10%,触及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
英镑下跌1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英国人民的资产,如果用美元计价,那么所有英国人都将损失10%的财产,这还只是汇率带来的损失;如果算上股市可能的下跌,外资流出带来的房产等资产价格下降,英国人民损失的将更多。
除了英国人民,那些在英国大手笔投资的商人同样要蒙受巨大的损失。比如在英国投资上千亿港元的李嘉诚。
国际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英国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并且退欧一事还将直接打击欧盟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于是,全球资金蜂拥进入避险资产。美元指数暴涨3%,黄金暴涨6%至1340美元/盎司左右。
一头升起,一头落下。黄金和美元同时暴涨,通常都是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劫难的不祥之兆。最先交易的亚洲市场首当其冲,放眼望去一片哀鸿。截至发稿,日经指数暴跌8.28%,香港恒生指数暴跌4.87%,韩国KOSPI指数大跌3.46%、上证指数下跌1.73%。
如果算上亚洲股市以及英国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损失,今天全球市场蒸发的财富将以万亿美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