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炒股一向随性,不愿花太多时间去选股,只是偶尔会去闻闻大盘的气味(所谓大盘气味,需要个股一只一只去翻才能真正体会到)那股气有了,自然就捡几只形态好的放着,因为大盘启动,人人赚钱,只有不买的赚不到。今年所谓股灾,原因大把,各种道理,之前也有说过,不再细述。不过最简单的道理,涨停板像放烟花一样天天看到的时候,我自然就会减仓或者或者慢慢清仓,因为那股气变了味。
说来也奇怪,大跌之后某日,兴之所致,又去翻了翻股票,结果就撞到了万科A,当时眼前一亮,只觉得图形挺好,轮廓清晰,势态明朗,就加入了自选行列观察,但内心犹然没太在意这种大盘股,时间一长就淡忘了。最近听闻万科股权之争,龙虎相斗,回头一看,价格K线已直冲云霄。回想此事,虽惜无意而错失良机,但依然欣慰当初的那份感觉没有错。这种感觉是对图形的客观认知,是对发展中事物的潜在判断,这种感觉既是有意也是无意的,有意是因为图形太熟悉,无意是因为环境太特殊。而今天客观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万科成了大牛股,这是中国股市值得庆幸的。万科已经不局限于其事件的本身,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诠释了市场的本质。
相应,在这市场本质上总结和衍生出的理论再用在市场上,就能使我们永远保持客观的状态。从万科事件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如下几点:
宝能系大举买入万科目的是成为大股东从而控制上市公司,而普通投资者更多的只是财务投资者,既想获得红利,又想通过股价上涨而赚钱。很明显买入的目的大不相同。
宝能系在大盘大跌之时,13元附近大举买进万科,并且第一次举牌,相应的当时有很多人确实把股票卖给了宝能系,如果宝能系认为万科不值13元每股,那么相信他也不会买,那些卖出的原因更是千百万种,数不胜数,但最终确实是卖了。不管如何,最终股价出现上涨,印证了市场价格的涨跌取决于当时买入或者卖出的价格和数量。而非取决于买入或者卖出的原因。这就印证了为何所谓好股票也会出现跌停!
宝能系面对特殊环境下的市场,大举买进,有一定意义的存粹多空争夺概念,当然万科的市值就摆在那里,所以略有片面性。但从上证指数的角度去看,这种片面性就会被消除部分了。某只股票可能会被控制,但整个市场的涨跌往往反映真实情况。这第三点很多朋友可能不太明白,但学了整个理论以后可能就会更加清晰了。
总之,当时万科的图形没有上证指数那么惨,个中原因自然是有人在大举买入,多头的强势导致图形的强势,所以最近的股权之争和股价上涨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倍优战法让我们能够提前预知主力的建仓、行情的突破、甚至是大概的目标,是存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世界上任何已知的技术分析,倍优战法整套理论将会在此完整呈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