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限流量套餐真的来了!移动联通同时试点。
近日,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都推出了一款“46 元本地流量套餐”,一旦超过了套餐内流量,网络服务会降速但不收费。北京移动的套餐包含了每月 1.5G 本地流量和全国 60 分钟的通话时长。在超过 1.5G 的套餐内本地流量,到 50G 封顶流量间,网速会限制在最高 128kbps(2G 网络速度),但不会计费。这个套餐目前还没有在北京之外推广的消息,但在北京试点成功的话很可能在年内逐步在全国推广。
随着4G的推广,流量的使用量蹭蹭蹭往上涨,故流量费用日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由于国外的无限流量套餐非常多,这就使得国内消费者包括小编我,对于流量套餐这件事诟病颇多,总是星星眼的盼望着能出现个无限套餐什么的。移动和联通此次推出试点的无限流量套餐,也是迫于各大运营商之间激烈的竞争压力 。要是试点成功的话,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数据流量又超过套餐限额了。
2、日媒:苹果Apple Pay在海外发展举步维艰
据日本媒体“今日日本”6月5日报道,继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席卷美国市场18个月后,因受技术、消费者参与度和来自银行等多方面的限制,智能手机巨头苹果公司在全球支付市场上只占有较小份额。
除在新加坡与美国运通公司合作、与澳盛银行澳大利亚分行和加拿大五大行合作之外,苹果公司近几周又与四家银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如此,Apple Pay也仅限于在6个国家和特定银行内被使用。
Apple Pay上一年度交易金额为109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美国市场。英国咨询公司Timetric指出,这一数值甚至少于移动支付服务盛行的肯尼亚的年度交易总额。
对于Apple Pay,小编我的内心很复杂啊。苹果的初衷是,面对逐渐趋缓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公司进军移动支付领域,来使其设备更加具有吸引力。可是现实总是让人深省的。Apple Pay上一年度交易金额为109亿美元,而阿里爸爸和腾讯2015年移动交易估值为1万亿,相较之,苹果的这一全球收益额真是沧海一粟啊。不过前阵子,柳青说服了库克,使得苹果10亿美金投资了滴滴,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苹果第二次10亿美元级别的对外股权投资,很多分析家认为这是为Apple Pay在中国的推广铺路,毕竟上一个滴滴捧出的移动支付工具可是微信支付啊。
3、虚商正式牌照或将延期到明年发放
工信部要补登实名制,并要求电信企业从反恐的高度看待实名制问题,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据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实名制问题,移动转售业务正式牌照发放时间或将延后至明年,监管部门将会根据虚商实名制登记情况以及业务发展状况决定哪家获得牌照。
实名制会导致虚商业务发展呈现出两级分化的态势,因为在实名制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这远远不是那些只为牌照的虚商愿意付出的,因此这会拉开企业间差距,让行业洗牌加速来临。
作为消费者的小编,这自然是极好的,因为以后什么电信诈骗啊垃圾短信啊这些东西会由于实名制的原因统统消失啦,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嘛。
4、招商局集团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6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集团”)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总经理李晓鹏、副总经理王宏,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总经理杨小伟、副总经理高同庆、副总经理陈忠岳等双方高层出席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强强合作,一方提供网络和互联网知识,一方提供金融知识和商业知识。移动金融与互联网商业均是当红辣子鸡,看来电信也非常重视这一块。大家都在为移动金融布局呀(微笑脸)。如果要看移动领域究竟有多火,自然应该去瞧一眼蚂蚁金服,其凭借淘宝的良好平台,风头正盛,关于它上市的传言也一直不断,分析师们对蚂蚁金服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很难有可以与其比肩的移动金融工具,先发优势和平台优势太明显。不过这个领域里,确实充满了钱的味道,不管怎样,别的企业也不能落下脚步呀,既然方向是对的,那还是要做的。
华信孜寻是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官方头条号,致力于分享通信+互联网热点与干货,探索行业真谛。
财富得之费尽辛苦,守则日夜担忧,失则肝肠欲断。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就会失去明天的幸福!市场里淘金,复杂的绝不是技术而是人心!投资请勿意气用事,理性投资才是长久之道。投资指导微信:kq4689 本人专注现货原油(沥青、铜、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