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在欧央行发布会期间,欧元升值接近3%,美元指数下跌2%,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这样反常的资产表现引起全球关注。
12月1日,IMF的权重调整体现了欧元去年以来在全球储备中的比重下降,说明欧元在走下坡路。IMF的数据并未提供全球央行不同货币储备的细节,否则将展示欧元持仓“更显著”的减持。
欧元区“黑天鹅”正在临近?
本周四欧洲央行会议如市场预期下调存款利率10个基点,使该利率降至-0.3%,还延长了QE时间和扩大QE范围。但由于英国《金融时报》提前发布了一则“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乌龙消息,短短不到一分钟内的时间内,欧元对美元从1.0585飙升近100点,随后在急剧回落刷新日内新低至1.0499之后再度飙升,狂涨近200点,无数欧元头寸瞬间“猝死”。
而2009年以来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水龙头,如果欧洲的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变化,那将是比美联储紧缩对市场更大的黑天鹅。本次欧央行会议期间资产表现的动荡,显示出市场的“惊弓之鸟”,或正是这只黑天鹅的预演。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欧元空头的极端拥挤后,美元多头因美联储加息预期也极端拥挤,会否在12月份美联储加息之后历史再度重演呢?
笔者认为:今日将关注美国非农数据,上个月美国非农数据向好,ISM指数当中的就业分项数据升幅较大。这表明10月非农就业数据可能疲弱,导致投资者不再做多美元。但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预期就业增长疲弱,除非美国非农数据过于疲弱,否则不会影响,只要美国非农数据处在15万人以上,美联储还是有可能加息。但最新消息是美联储主席耶伦称,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美国经济每个月需要新增的岗位不到10万个。此话透露了决策者希望看到的最低就业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