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与周三,美联储将举行为期两日的政策会议,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本次会议上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会议结束后,美联储主席耶伦还将发表讲话。
在金融危机后7年美国恢复良好,而美联储(FED)却仅仅在去年12月加息了一次,幅度为0.5%。
自从2011年美国就业岗位增加了逾800万个,GDP远远超过危机前的峰值,从2008年14.7万亿美元到2014年17.4万亿美元。
批评认为,美联储的加息门槛过高。奥巴马(Obama)总统在2008年直面危机的决定让美国经济扶摇直上,增强了信心和投资。
不出意外的话,本周耶伦(Yellen)会维持现有利率。5个制约加息的理由为:
美国就业市场
5月非农数据不佳,就业仅仅增加3.8万人,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Trump)在推特上称之为“灾难”。
失业率虽然降至4.7%,不过原因是很多美国人离开了就业市场。事实上,美国劳动参与62%率已经降至62%,是自1977年以来的最低。
薪资增长依然乏力。美国5月时薪环比上涨0.2%,同比增长只有2.5%。
美国制造业
2011年后美国制造业增长依赖页岩油的爆发。可惜2014年夏天后油价崩盘,很多生产商降低产量,对新设备的投资也嘎然而止。
近期油价慢慢反弹至50美元,为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称,制造业的不景气也有政治原因,特朗普让商界对大规模投资保持谨慎。他相信美元强势打压了美国海外汽车销售,也让本地居民倾向选择进口货。
中国经济放缓
由于去年全球经济放缓和对中国货物的需求下降,北京放宽了信贷以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非常依赖贸易,因此疲软的数据增加了外界担忧。第一季度信贷增长创下纪录。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过债务风险,而耶伦当然也会将其纳入考虑。
货币战争
自从2012年以来美元回升,而欧洲和日本方面为了促进增长都实行低利率政策。
全球贸易增长一度抵消了美国商品的高价。不过在2014年,世界经济偏离轨道。美国商品在市场上陷入挣扎。北京也遭遇制造业滑铁卢,于是开始在全球市场倾销廉价钢铁。
美元上涨会促使全球投资者购买果园资产,增加美元的需求。美元和欧元日元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开,并使中国打压人民币。
不过在去年中国打压人民币后,引起了全球股市和债市的巨大连锁反映,使得耶伦延后了加息。
四大央行开会 金融市场恐掀起巨浪
本周美联储(FED)、英国央行(BOE)、瑞士央行(SNB)和日本央行(BOJ)都将召开会议,这些央行预计会不约而同地维持超宽松刺激政策不变,这是弥漫全球经济前景的谨慎情绪的一个迹象。
美联储在6月15日的会议上采取利率行动的可能性很低,但是需要关注经济预期的更新以及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决议公布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彭博行业研究预计,美联储仍将维持2016年加息两次的可能性,第一次将在7月份,第二次将在美国总统选举后的12月份。
英国央行也将在6月16日开会,在6月23日退欧公投前不会宣布政策变化。如果英国公投结果是留下,英国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在明年初加息,但是如果公投结果是离开,英国央行可能需要在短期内降息。
ORB/Independent为《独立报》进行的民调显示:45%支持留欧;55%支持退欧。该调查于6月8-9日进行;样本量2000。
瑞士央行本周料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分析师预测,瑞士央行将把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负1.25%至负0.25%,自2015年1月以来利率一直处于该水平。他们还预期,瑞士央行将把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负0.75%不变。
虽然可能有些物价上涨迹象,但同样,瑞郎汇率的表现将非常重要,而且推动瑞郎走势的因素也不完全在瑞士央行的掌控之中。
日本央行6月可能按兵不动,但7月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刺激政策。不过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需谨防日银本周扩大宽松的可能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顾问、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原伸之(Nobuyuki Nakahara)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央行应该最快在6月15-16日的会议上扩大宽松政策。
此外,尽管本周美联储可能不会加息,但本周美国将公布有“恐怖数据”之称的零售销售、新屋开工、营建许可、以及通胀率等一系列数据,预计会对7月是否加息提供线索。
(本文由“李杨”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liyanglicai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