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大国,石油的消费量正在与日俱增。据国际能源署在今年7月12日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06年下半年与2007年全年中国石油需求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因为约占中国石油需求40%的交通用油需求料将继续上升;中国2006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在2005年662万桶的基础上增长6。1%,2007年增长5。5%。
然而如何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则更多的是一个战术上的概念。首先可以确定一点,中国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的目标是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因而中国建立石油储备导致世界原油价格上涨绝对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这一根本目标的存在也击碎了西方部分媒体所传言的中国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将危及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扬的谣言。
首先,国有储备体系将采纳国储粮与国储棉的运作方式,即以国有独资的方式受国务院委托进行国家储备的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成功的运作模式避免了单纯的行政性管理模式的低效性与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石油储备高位套牢的可能性。
其次,国有储备制度仅仅是中国石油储备制度中的一部分,商业强制储备同样不可或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是与我国有相似之处的日本模式来看,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两者不可偏废。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利用商业储备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合理调节石油储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将是强制商业储备的主力。但是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为主进行的商用储备,总数量不超过使用21天,其改进的空间仍然相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