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信:longt10520
导读:自2015年3月以来,IMF、OECD、英国央行、英国财政部等,一致支持英国留欧。他们认为,退欧将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贸易环境、外资流动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使英国和全球蒙受高额经济损失。
当然,他们遭遇到挑战,穆迪等中立机构提出,虽然英国退欧必然带来经济成本,但该成本并非不可承受;另一些支持退欧的经济学家认为,退欧的经济利益会超过经济成本,从而将带动英国社会福利的提升。
那么英国会不会退欧呢,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随着英国退欧公投的日益临近,各大权威机构,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有意思的是,近来,民意调查的结果却愈发偏向退欧。笔者比较了当前各大机构的研究结论,梳理了不同阵营的观点清单,总结出英国退欧经济效应的关键分歧。笔者认为,权威机构的研究思路存在局限,削弱了经济效应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识别这些局限,投资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些权威言论,进而避免“身在此山中”的主观干扰,看清英国退欧的“庐山真面目”。
在笔者看来,IMF、OECD、英国央行、英国财政部等,他们支持留欧的权威言论并不可信,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原因有二:
首先,研究对于前提假设过于敏感。
当前争论的焦点是:当失去欧盟后,英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是否能改善,是否能弥补甚至超过退欧的损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假设,直接导致了退、留两派分析结果的不同,进而成为了争论中的“胜负手”。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留欧阵营的意见是:英国与非欧洲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贸易难以弥补退欧的损失。在经济测算中,他们一般假定,英国与非欧洲市场的贸易状况不变。对此,留欧阵营列出两点原因:一是,英国与非欧洲市场的贸易增长目前是缓慢的,即使未来出现结构性变化(例如签订新的FTA),也需要漫长的时间;二是,脱离欧盟后,英国在贸易协定中的议价能力降低,所以英国进入非欧洲市场的机会不升反降。
与此针锋相对,退欧阵营的意见是:退欧后,英国与非欧洲市场的贸易将大幅增加,弥补并超过退欧的损失。对此,退欧阵营持有两点原因:一是,非欧洲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更高且商品更便宜,能够带动英国的贸易增长,并改善居民福利;二是,摆脱欧盟贸易政策的种种束缚后,英国能够更加灵活、自由地与非欧洲市场进行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进入机会。
对贸易环境的不同假设导致退、留两派的经济测算结果截然相反。
其次,重视总量测算,忽视利益分配。
目前,留欧阵营的研究主要基于总量测算。其基本逻辑是先测算出退欧会导致多少GDP总量的损失,然后直接折算为人均或户均收入的损失,进而证明退欧的不合理性。这一逻辑潜在地假设了:留欧的收益(退欧的损失)是均匀分配给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然而对照英国的现实,这一逻辑可能并不合理。
通过对利益分配研究,我们发现,留欧的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留欧带来的经济收益,主要流向了服务行业,特别是高收入的金融行业。但留欧带来的成本,主要由中下阶层的产业工人和农民来承担。所以,留欧的收益和成本在行业和阶层间均存在显著的错配。这种错配,不仅会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化,也会催生中下层人民的“被剥夺感”。
在利益分配的视角下,总量测算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即使留欧的总收益大于退欧,也未必能在公投中形成优势。首先,在一人一票的公投中,人们可能更关注个人利益的得失,而非社会总体利益的增减。中下层人民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会更倾向于退欧。其次,在利益错配的格局下,留欧带来的总量收益越大,也说明其造成的社会分化越严重。退欧、留欧两个阵营的冲突也将越激烈、越难以调和。
聚焦时事,为了更多的把握经济动脉。看重博弈利润的这种过程,更看重技巧上的超脱,我是一名分析师,关注本人威性:longt10520定期推送财经咨询,理财投资,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