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获悉,从1977年至2016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来看,都基本保持在百万人以上的级别,而在2007、2008以及2009年,全国高考人数更是突破千万。不过,自2010年以后,全国高考人数却基本维持在900万至950万人之间,而其中,2015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42万,今年的高考人数为940万,较去年略减2万人。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自1977年以来,全国高考录取率却出现了水涨船高的局面。其中,按照相关数据获悉,在197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有5%,而在1977年至1980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也仅在10%以下。然而,在之后的时间内,全国高考录取率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如今2016年高考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社会热度不减,从77年高考恢复至今,录取率已从5%渐渐升至74.3%。时代变迁,高考依然是人生大考,但意味正悄然发生变化。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名目繁多的“高考产品”已被商家集中推出。励志服饰、状元餐、保健品、高考房……商家围绕着考生的衣食住行,深挖“高考经济”。
一:酒店暴利推出”高考房“
每年高考,为了能给孩子在高考过程中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在考点附近酒店预定房间。在考点相对集中的地区,各大酒店宾馆纷纷推出“高考房”,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昨日下午,相关记者在北京四中考点附近四星级的金台酒店看到,酒店大厅内竖起“住金台 揭金榜”的广告,特别推出高考房,其中标明标准间为968元一天,套间为2508元一天。记者在携程网上查询得知,6月2日该酒店同等房间的价格为1500元,高考当日摇身一变成为2508元一天的“高考房”,涨了1000多元。据3日《北京晨报》报道,在距各高考考点附近的宾馆酒店,床位价格在高考当日均普遍大涨,就连平时不温不火的酒店,仅仅因为临近考点,高考期间的房价也普遍上调了20元左右。
二:教学暴利”辅导材料“
教辅资料:要想卖好有绝窍。离2006年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有关高考的复习参考书、填报志愿指南等书籍已经开始热销。排队付款的队伍都有二三十米长,每位家长的手中都捧着厚厚一摞,多的有20多本,少的也有五六本。选拔到培养人才,不知不觉间高考“已过万重山”。
三:培训暴利”高考培训机构“
许多培训机构都推出所谓“1对1”高考冲刺辅导课程,课程一般分为普通课程和VIP课程,一小时课程的价格多在350元到600元不等,究竟培训质量如何,没有多少人说得清。而对很多家长来说,别人孩子上了培训机构,自己的孩子不上,好像高考就要吃亏了。
四:文具销量猛增
高考来临,作为考试必备的文具用品备受青睐,销量猛增。昨日,记者在长安南路一家文具店看到,不少考生正在选购2B铅笔、橡皮、铅笔刀等文具。店员表示,每年高考前铅笔、橡皮擦等考试必备文具销量明显增加,客户主要是考生和家长,最近一周销量比以往一月还要多。此外,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文具店内相册、同学录等商品销售也十分火爆。
五:“高考保健品”
除了高考房和考试用品,标榜可以“补脑安神”、“增强记忆力”的保健品也成了畅销品,一些药店也加入了备战“高考经济”行列。记者在老百姓、怡康等药店看到,抗疲劳、健脑等和考生相关的保健品摆满了货架,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保健品中,有的号称增强记忆力,有的号称提高免疫力,有的说是可以安神助眠,也有的号称可提神醒脑。正在挑选保健品的市民孙先生表示,他并不清楚这些产品是否能够起到作用。“看到其他家长在买,自己也就跟着买,为的是图个心理安慰”。
六:“励志T恤”受追捧
在衣食住行中,“衣”原本和高考很难扯上什么关系,不过,今年精明的商家再次拓展了高考经济的外延。各种款式的高考T恤也在网上热销,上面印着“逢考必过”、“天道酬勤”“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等助考口号,价格从25元到89元不等。记者在淘宝网上查看一个月T恤的销量,最多的商家一个月卖了300件。
七:“后高考”营销火爆
凭准考证或高考成绩单买隐形眼镜买一赠一、买手提电脑打8折、手机满千返百……目前,各大商家已经纷纷开打“后高考”营销广告。有的用准考证换折扣,有的直接打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各大驾校也趁机推出了假期学车班,为考生们创造便利的练车条件。还有的餐饮业开始打出“谢师宴”,“庆功宴”等考后套餐宣传牌,其价格低至几百元,高至几千元不等。
综合以上七大观点,对这样的不正常的“高考经济”热,要坚决祛除虚火。首先要从广告宣传上加强监管。高考临近了,各种广告宣传满天飞,有的广告是夸大其词,有的是虚假宣传,我们有关部门要密切注意这样的广告宣传,对不实广告要加大惩处力度,不能让家长和考生上当受骗。
其次,要加大价格监管。相对来说,高考时期不同于普通时期,全国各地的高考都集中在这么几天,商家和考生往往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因此,虽说宾馆酒店的客房价格根据市场调节,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但必须明码标价或者事先告知,必须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对一些价格离谱的高考相关商品,价格主管部门要责令整改。
我并非是要贬低高考经济,也并非是要批评每个借力高考的商家。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拍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休让这些刚从人生最重要考试中解放出来的人,对社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我们承认社会的阴暗面,但我们想展现的更多是社会的光明。
反思高考经济持续升温的背后,“高考经济”升温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对此,傲然建议,考生、家长多些理性和淡定,别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我平时也会写一些自己的投资经验,以及一些投资小技巧,其实除了这些以外,其他的我们也都可以聊 。我是傲然论金,查看我的咨询分享及投资看法可添加微信:arlj188/qq:1307959156、获取每日投资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