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鹏斩金/dpz6688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开启三次量化宽松,在美国国内,并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原因和中国四万亿的刺激政策紧密相关;过去两年,欧日也开启了量化宽松,中心问题是解决各自的债务问题,也一样未导致通货膨胀,这要多谢俄罗斯、巴西、沙特等大宗商品生产国,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压制了通货膨胀,缓解各自的债务问题。
或许有人说,中国为何开启四万亿来配合美国的量化宽松?成为美国通胀压力的蓄水池?实际上这是各有所得,美国需要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而中国需要美元的信用以便加大本币的发行量(这里面的门道就不必多说了吧)。
但是,俄罗斯、巴西、沙特确是无奈,中国和美国都在“帮助”日本和欧洲,其一,美国能源自给度不断提升,使得全球的能源供给力度加强;其二,中国重化工业化从顶峰开始回落,大宗和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下降。中美共同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大宗商品国家被“收割”,结果,欧日合理地利用了这一机会,通过量化宽松修复自身的债务问题,而不带来本身的通货膨胀,但这是市场行为,只能说欧日这些金融专家非常精明。
天上从不会掉馅饼,欧日大量发行基础货币并未造成通货膨胀,在各自的本土稳定了货币的价值,实际上是收割了大宗商品国家,普京虽然是硬汉,但一样处于被收割的角色;反过来看,大宗商品国家被收割,利益被迫让渡(到欧日),造成本国通货膨胀高涨,本币贬值,财富剧烈损失,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这从俄罗斯、巴西等国的高通胀率和货币贬值幅度上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来,从沙特不断抛售自身的外汇储备上也可以看得到,从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贫困人口剧烈增长更可以看到。
这世界实际上时刻都在发生所谓“收割”的事情,美联储用三次量化宽松的美元收割别人。比如,现在的美元借助全球化,已经比二三十年前更加广泛地深入到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接触到美元,如果放在三十年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阿根廷就更好笑,这个国家很多时间不准许居民持有美元,但这不管事,很多人在黑市渠道换取美元,然后藏在床垫里。这是什么含义哪?你付出了劳动(当然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财富),得到了报酬,这是本币表示的,可是,当你将本币换成美元的时候,意味着你放弃的本币失去了对应的财富,而美元却有了对应的财富,美元收取了铸币税,而且有了对应财富的美元的信用是充分的。相反,本币就无法收取铸币税,也失去了对应的财富,结果只能是贬值,这是什么?
美元对世界的收割!
欧日也一样,通过量化宽松发行量欧元和日元,借助大宗价格的下跌,没有引发通货膨胀,源于在无形之中实现了购买力的转移,卢布、雷亚尔等大宗商品货币的价值下跌,损失的部分转移到欧、日货币之中。但是,这种宽松是有弊病的,如果大宗价格剧烈反弹,欧日就会胆战心惊,所以,当三月份美联储不加息,此后原油等大宗价格开始反弹之后,欧日再也不敢继续扩大宽松力度,显得患得患失,原因也在这里,源于通过大宗价格下跌来实现购买力转移的机制不在了。
但欧元、日元是与美元不同的,无法大规模深入到别国的经济体系和居民生活中,当大宗价格下跌的红利不再之后,特别是大宗价格发生反弹,通胀很容易直线上升,特别是如果本币发生贬值,通胀上升的就更快,也所以,最终的导演还是耶伦,因为美元掌握着商品的定价权、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货币政策按说走到了尽头。
经合组织也看到了全球货币政策走到了绝境,同样在本周三称:全球经济正面临增长低迷的困局,除非政府采取紧急行动,否则很容易出现新一轮深度滑坡。其实,经合组织的呼吁多此一举,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看欧美日中等国家和地区国债与GDP之比,大家财政都是空空,掏两个糖果忽悠一把或许可以,用财政推进经济增长的能力实在有限,当货币政策走到尽头之后,只能是手足无措。
这就是今天的局势,财政政策是无能为力,货币政策已经无效,但也只能寄托于货币政策,基于各国和地区都是高债务水平,根本无法承受比较严厉的货币收缩,更何况还要通过货币政策保增长,最终只能是不断”培育“通货膨胀,这实际是货币贬值,将债务问题交给全社会去承担。
债务决定全球经济低增长,而央行只能”培育“通胀(为了经济增长,也为了债务不会过早爆破),结果是什么?滞胀,所谓滞胀,就是信用货币的末日,黄金的节日,只记住这么多就足够了。
本人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文/大鹏斩金(威信dpzj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