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妍琋:原油何去何从?上也难,下也难!
中英关系“黄金年代”的美誉已经铺天盖地袭来,想必大洋彼岸的美国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但俗话说的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用来形容每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同境遇亦特别合适。美国面临的难题肯定不止昔日最大盟国逐渐向最大劲敌中国靠拢这一个。沙特和俄罗斯也是如此,他们不仅要面对在叙利亚方面的政治难题,还要面对在原油市场的选择。今日正值OPEC与非OPEC时隔五个月之后再次召开技术性会议之时。
市场人士继续关注全球供应过剩忧虑。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美国API原油库存增加710万桶,远超预期的增加390万桶,因炼油厂减少产出,且进口增加,这施压油价走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于周三(10月21日)与非OPEC召开专家技术性会议,如果达成哪怕非常小的协议,都可能助推油价回升。
今日纽约时段还需密切留意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加拿大政治风险担忧一度左右加元走势,随着自由党获胜加拿大也将组建新政府,市场认为新政府计划可能引发更多赤字,这对加元施压。虽然加拿大央行放出的消息显示加拿大经济依然乐观,但近来全球放缓的大趋势使得市场仍然认为本次决议可能偏鸽派。本次决议对加元有何指引,投资者拭目以待。除了加拿大央行的决议,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还会召开记者会,投资者也要加以关注。
今日的会议势将重复“5月的故事”,OPEC与非OPEC合作减产无望
OPEC及非OPEC专家周三将于维也纳举行技术性会议,但不太可能共同减产。非OPEC产油国一直拒绝与OPEC合作减产,以降低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反过来,OPEC则拒绝单独抑制产量,而且许多成员国已增产。根据OPEC自己的数据,该组织目前产量为3157万桶/日,远高于3000万桶/日的官方目标,在将近200万桶的过剩供应中占到绝大部分。
OPEC代表及分析师称,周三将举行的OPEC及非OPEC技术性会议不太可能提高联合抑制石油供应量或支持委内瑞拉油价区间提议的机率。无独有偶,另一边,以俄罗斯为首的前苏联各大原油生产国周二亦纷纷表示,不会主动减产来推高油价,这令今日会议结果蒙上阴影。
OPEC已邀请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八个非成员国,另外七大非OPEC产油国分别是阿塞拜疆、巴西、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挪威、墨西哥和阿曼。OPEC自己的政策会议直到12月4日才会举行。
另一产油国驻OPEC的代表提到5月召开的OPEC和非OPEC技术性会议,称情况不会比以前更好。当时双方未能在会上达成合作意向。一些OPEC观察人士对此的期望值也很低,因沙特已经表示无意回到支撑油价的策略上。
OPEC成员国亦展开内部竞争,都是“亚洲”惹的祸?
如今,为了争夺亚洲客户,OPEC成员国内部居然打起了价格战。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度报告,亚太地区占据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的34%,仅中国就占到了明年增量需求的25%。由于趁着低油价增加库存,中国石油进口逼近历史纪录。
在亚洲市场上,争夺市场份额的沙特和俄罗斯“大打出手”。沙特一直是亚洲原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在日本、韩国,沙特占到其1/3的原油进口。但在中国,沙特现在正面临来自俄罗斯的竞争。
原油何去何从?上也难,下也难!
伊朗原油进入市场的忧虑也在一定程度上施压油价。伊朗石油部长周一表示,预计该国将在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将其原油产量提高50万桶/日,并表示伊朗已经有了承诺将会购买其原油的买家。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发言人称,伊朗正在就投资印度、巴西炼油设施进行洽谈。伊朗石油部副部长也称,伊朗寻求在海外收购炼油设施。
对冲基金减持空仓,或预示油市再平衡
随着有迹象显示油市重新平衡,对冲基金已出脱了在6-8月间建立的多数原油空仓。截至10月13日之前,对冲基金等货币经理人在美国NYMEX原油期货和期权的总空仓降至9000万桶,低于前周的1.08亿桶,以及8月初创下的1.63亿桶纪录高点。
截至上周二,一共有57家对冲基金仍持有原油空仓,较8月初的峰值66家温和减少。但平均空仓为158万桶,较286万桶减持近半。
随着油价下跌趋势得到遏制,加上供求开始出现恢复平衡的迹象,对冲基金做空美国原油的力度大大减弱。市场所感知到的风险平衡已经在过去六周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冲基金的反应是削减空仓。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1月四大页岩油产区的石油产量预计将减少9.3万桶/日,为迄今最大月度降幅。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美国勘探开发企业和页岩油钻探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银行业削减了他们的信贷额度,而且信评机构下调了他们的债务评等。
需求方面,受经济持续复苏和油价下跌影响,目前有明确迹象显示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以及印度和中国的燃料消费增加。
由于调整仍处在初步阶段,而且美国原油库存不断增加,鲜有对冲基金愿意增持石油多仓。8月初以来,基金经理所持美油期货多仓仅增加1100万桶,而空仓已削减7300万桶。但作空美国原油的风险-回报比率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油市的沉重卖压。